-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3课《人琴俱亡》.doc
人琴俱亡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积累部分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2.过程与方法
了解人物的形象,说出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本文身后的兄弟情谊
重、难点与关键:
1.反复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2.掌握一些文言词语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力求弄懂课文大意
2.掌握一些文言词语
3.理解这则故事表现的兄弟之情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设计:[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Z*xx*k.Com]说到亲情,我们总说它血浓于水,并常用紧密相连的身体器官作为比喻,如母子连心、骨肉相连、手足情深等等,亲情是割不断的,它是世间最宝贵最真挚的情感。虽然我们也曾听闻曹植悲歌“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但更多的还是见证了血肉相连的深厚,一如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人琴俱亡》。[来源:学科网]二、作者、作品简介 刘义庆,字季伯,南朝文学家,宋武帝刘裕侄儿,世袭临川王。《宋书》本传说他“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学,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8年,政绩颇佳。后任江州刺史,到任一年,因同情贬官王义康而触怒文帝,责调回京,改任南京州刺史、都督和开府仪同三司。不久,以病告退,公元444年(元嘉21年)死于建康(今南京)。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世说新语》,是记载魏晋人物言谈逸事的志人小说、笔记小说。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个门类,较为集中地反映了的社会面貌和士大夫的思想性格。《人琴俱亡》选自《世说新语·伤逝》。[来源:学科网ZXXK]《世说新语》全班分AB两组,A组针对文章第一段的疑难字词设疑提问,B组回答;B组针对第二段中出现的疑难字词设疑提问,A组回答。教师补充指导。 第一段俱:(副词)都、全笃:du (病)重而:承接连词左右:近旁的人,近侍何以:即“以何”,为什么都:总、竟[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第二段 素:本义是“白色的生绢”,这里是一向、向来。径:既:已经因恸,痛哭、极度悲伤 绝气息中止,死亡。良很卒:zu 死,古指大夫死亡,后通称死亡。帝王“崩”、诸侯大官“薨”。 步兵,不费一兵一卒副词,终于,“卒用其人” cu 仓卒,急速 人亡 俱病笃 子敬先亡
问左右 奔丧不哭
人琴俱亡 手足情深
琴亡 取琴弹 不调掷地
恸绝久 月余亦卒
(自由发言).读了《人琴俱亡》这则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五,作业:1.背诵课文;
2,课后练习2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检查背诵。
2.翻译:
①课后练习2
②语时了不悲。
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二.理解文章内容:
1.朗读后讨论归纳文章大意:
第一部分:(1)写兄弟二人俱病,子敬先亡,子猷奔丧。---写奔丧
第二部分:(2)写兄弟情深,子猷恸绝身亡。---写恸绝
2.探究:
课文中哪些语句最能表达子猷与子敬的兄弟之情?子猷“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你认为“不调”说明了什么?
①“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了不悲”、“都不哭”“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恸绝良久”“ 月余亦卒”,都表现了子猷对弟弟的兄弟之情。
②“不调”既是写实际情况,也包含了“人琴俱亡”的凄凉。(自由发言)
琴不调说明了什么?——原因一:主人病亡久已无人弹奏,弦松。原因二:子猷心中极为悲伤,无论如何总无法调正音弦。而这种极为沉厚的悲情一旦触景伤怀,便无法再抑制,喷发而出,恸绝良久,月余亦卒。由此更好地体现了王子猷、子敬的手足情深。[来源:学+科+网]了不悲、都不哭—“恸绝良久—“月余亦卒,这种兄弟情谊表达更加的委婉曲致,更加的深沉,感人至深。对比西方文学直接对人物进行大段的心理描写的写作手法,中国古典文学这种通过环境或人物的言行举止侧面刻画人物内心情感的手法,人物情感的表现更加丰富深厚《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持:用来。 羹(gēng):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漉(lù):过滤。 菽(shū):豆。这句的意思是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釜:锅。 燃:燃烧。 本:原本,本来。 [来源:学科网ZXXK]
煎:煎熬。 相煎:指互相残害全诗表达了曹植对凶残的不满。
泣:小声哭泣。 何:何必。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安徽省蚌埠三中2011-2012学年高二12月月考数学(文)试题(无答案).doc
- 安徽省蚌埠三中2011-2012学年高二12月月考政治试题(无答案).doc
- 安徽省当涂县丹阳外国语学校2011-201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doc
- 安徽省当涂县丹阳外国语学校2011-201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doc
- 安徽省当涂县丹阳外国语学校2011-201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数学试题(无答案).doc
- 安徽省当涂县丹阳外国语学校2011-201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无答案).doc
- 安徽省当涂县丹阳外国语学校2011-201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doc
- 安徽省阜南县春晖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doc
- 安徽省合肥八中2012届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doc
- 安徽省合肥八中2012届高三第四次月考生物试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