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一历史科试卷(必修二)
完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以农立国”是中国古代统治者奉行的基本政策,农业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生产部门。回答第1~3题。
1.中国古代主要的耕作方式是
A.铁犁牛耕 B.刀耕火种
C.耒耕 D.自给自足
2.以下项目中不属于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特点的是
A.以家庭为基本的生产单位 B.主要采用精耕细作的耕作方式
C.“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D.耕作技术产生了革命性的进步
3.《敦煌掇琐·上辑·琐三十》载:“你道生胜死,我道死胜生。生即苦战死,死即无人问。十六作夫役,廿一充府兵。”这主要反映了
A.沉重的徭役、兵役 B.佛教教义对人们的影响
C.繁苛的赋税负担 D.社会矛盾尖锐,局势动荡
尽管受到统治者“抑商”政策的限制,我国古代工商业还是有着相当的发展。回答第4~7题。
4.右图是一种冶铁鼓风工具的示意图。发明此一工具的是
A.战国 李冰 B.战国 郑国 C.东汉 杜诗 D.东汉 崔寔
5.王莽曾在长安和“五都”设“五均官”,其主要目的是
A.征收税收 B.管理秩序
C.控制物价 D.后勤服务
6.下列诗句中反映了唐朝手工业生产情况的是
A.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B.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C.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
D.药圃茶园为产业,野糜林鹤是交游
7.明朝李鼎的《李长卿集》中记载:“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这反映了明代
A.出现了区域性的商帮 B.长途贩运日益发展
C.海外贸易趋于繁荣 D.乡村集市开始兴起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艰难生长起来的。回答第8~12题。
8.鸦片战争以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
A.手工棉纺织业衰败 B.榨油业的衰败
C.铁器制造业的衰落 D.制糖业的衰落
9.设想你是一位19世纪60年代投资企业家,从投资小、见效快的角度考虑,最好投资于
A.重工业 B.轻工业 C.农业 D.军事工业
10.以下两家近代企业的共同点有
①都采用机器生产 ②是最早的近代企业之一
③是洋务运动的产物 ④是近代民族工业的代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从民国初期民族火柴业的一组商标中你能得到信息有
①辛亥革命推动了民国初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②中华民国政府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③中国摆脱了外来经济控制 ④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的社会进步潮流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12.一位英国人说过,中国多织一匹布,英国就会少销一匹,因而“机器不宜进中国”,这段话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中英纺织品贸易矛盾 B.中英机器进口矛盾
C.中英争夺商品销售市场 D.中英贸易入超激化矛盾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探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既取得了重大成就,也有过曲折和失误。回答第13~15题。
13.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实际上提出了
A.开辟一条合乎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问题
B.正确处理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关系的问题
C.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问题
D.科学判断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问题
14.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B.个体手工业联合成集体合作化
C.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 D.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15.右图反映的是上个世纪50年代末的土高炉炼钢的情景,这种情景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领导人的果断决策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
-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历史).doc
- 江西省上饶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3周周练历史试题(文科潜能班、艺体班).doc
- 江西省上饶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9次周练历史试题(潜能、艺体班).doc
- 江西省上饶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9次周练历史试题(实验、竞赛班).doc
- 江西省上饶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12次周练历史试题(零班、实验班、重点班).doc
- 江西省上饶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12次周练历史试题(文科普通、体艺班).doc
- 江西省上饶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15周周练历史试题(奥赛、实验、重点班).doc
- 江西省泰和六合中学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1.doc
- 江西省新余市一中2010—2011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第六次段考历史试卷.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