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曹禺剧作的审美转变及原因的论文.docVIP

浅析曹禺剧作的审美转变及原因的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完美WORD文档DOC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值得下载!

XX大学 毕业论文 题 目 浅析曹禺剧作的审美转变及原因 姓 名 教育层次   学 号 分 校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教 学 点   指导教师 日 期 浅析曹禺剧作的审美转变及原因 摘要:戏剧大师曹禺可谓是一名天才剧作家,在他27岁的时候就已经完成其处女作《雷雨》,并且闻名于世。随后便一发不可收拾的完成了《日出》、《原野》、《北京人》、《家》等优秀的剧作。使得中国的话剧在他书中走向成熟。在曹禺这些前期的剧作中“家”无可非议的成为其创作的一个母题。从《雷雨》到《北京人》他不停的在描摹着封建大家庭的黑暗与灭亡,描写出一个个堪称中国现代文学人物长廊中瑰宝的鲜活的人物形象。然而,尽管都是在反映封建的腐朽与堕落,宣告着黑暗的毁灭,但是只要对比《雷雨》和《北京人》我们不难发现曹禺的创作风格在发生着某些变化,透晰人物形象的塑造,可以窥视作者审美趋向的转变。 关键字: 曹禺 剧作 转变 目 录 一、“家”的挽歌 5 二、审美的转变 6 (一).从现代到传统 6 (二).从灭亡到出走 7 (三).从尖锐到沉静 9 三、变化的原因 9 四、结 论 11 一、“家”的挽歌 曹禺生长在封建官僚的大家庭,自幼失去母亲,在少年时代,他就亲眼看到封建家庭里复杂而又卑污的生活。就如同他自己所说的:“整个家庭都是郁闷的,每天都可以听到和看到很多乱七八糟的事。”①而正是这童年的经历使他在日后的创作中反复涂抹着儿时的记忆。《雷雨》、《原野》、《北京人》、《家》都反映了封建大家庭的生活,就连《日出》中的陈白露也同样体现了一种对于家的渴望与追求。“家”无可非议的成了曹禺的一个情节,一个创作的母题。 在曹禺前期的剧作中他始终以家庭为审视对象,在家这一背景下去展现人的命运遭际、反映时代的生活主题。然而家这个本应该温暖的辞藻对于曹禺而言,却是真正的枷锁与囚笼,是黑漆漆的棺材与坟墓,是无底的深渊。他笔下的家有的是无边的痛苦与悲哀。 然而他笔下的封建大家庭以1938年为界限,呈现出不同的审美风格,在较早的巨作中,尤其以《雷雨》为典型表现出一种紧张的气氛和激烈的矛盾冲突,无时无刻不让人的心脏有所颤抖,有种挥之不去的压迫感。周家森严的恐怖统治,使得人没有了生气,所有的矛盾集中在夏日雷雨前的一天,所有事件,所有有关爱与恨的故事纠结在一起,繁漪最具雷雨般的性格爆发出对于这个家庭的恨,于是一切在风摇雨动中爆发,一切归于毁灭。这种紧张、尖锐、现代、遵从“三一律”的喜剧审美风格从《北京人》的问世后似乎在宣告着某些改变,封建阶级与资产阶级杂交的周家变为纯粹的封建地主家庭。在这个老北京的四合院中虽然也充满了矛盾,充斥着对于人性的压抑,但字里行间所流露出来的确是一片静美。包括后来根据巴金先生的小说改编的《家》,更是突出刻画了几位女主人公灵魂的纯净与美。无论从作品的风格、人物的性格和命运都表现了作者审美趋向的某些转变。 二、审美的转变 (一).从现代到传统 从人物的性格来看,从《雷雨》到《北京人》的创作显示出一种像传统复归的趋向。 曹禺较早的剧作中充满了对传统和秩序的反抗与颠覆,所塑造的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表现的是追求个性独立与个人自由。《雷雨》中的周公馆是封建阶级与资产阶级杂交的畸形产物,而这个家的家长式人物周朴园竭尽心力维护的是封建大家庭的秩序,所以整部剧作呈现出来的就是封建专制与现代西方个性解放、民主自由的冲突。具有浓郁的现代气息。繁漪是最具现代气息的典型人物。她是有着“雷雨”般性格的人。她是个美丽、聪慧的女子,却嫁给了大他二十几岁的专制家长周朴园,周家公馆的太太却有着令人窒息的生活。无爱的婚姻,压抑的统治,周公馆像铁屋似的包围着她,让这个年轻女子年复一年地虚度着自己的青春年华。然而她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贤良淑德的女子,她并不甘心与自己隐忍的命运,她有着追求自己爱情与生活得强烈愿望,有着现代女性要求解放、追求幸福的性格。于是她背弃了几千年的传统道德,抛弃了家庭对于一个女人的意义,背负“乱伦”的骂名爱上周萍。繁漪认为:“人家说一句,我就要听一句,那是违背我的本性。”②于是她尽情的遵从自我,蔑视外界所谓的“道德”和秩序,以个人之力对抗着整个社会。然而她把全部的希望都依附在周萍身上,周萍的虚伪、懦弱根本不可能带着她走向新生。终于,周萍选择了以逃避的方式面对繁漪。当他移情别恋于

文档评论(0)

wpxuang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