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题:寡人之于国也
教学目标?1.学习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2.能归纳“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句式的特点。?3.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教学重点?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教学难点?课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的理解。?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胶片?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简介孟子及孟子思想,熟读课文。?[教学步骤]一、导语?同学们,我们在初中学过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还分别成为成语沿用至今。之所以会这样,说明孟子的仁政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从中可以再进一步理解他的仁政思想。?二、孟子生平及孟子思想简介?学生可结合注释①及课文后关于孟子的介绍来了解。?教师适当补充:?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主张效法先王,推行仁政,宣扬性善,反对功利,反对战争,这些在当时列国纷争的形势下,被认为是脱离实际的空论。但他思想中的民主精神,民本思想等都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进步意义。?三、熟读课文?1.二遍。?第一遍学生听,要求认真听,同时认真看课文,注意一些字词的读音和写法。?第二遍,学生跟着录音轻读。?2.学生各自朗读课文。?3.教师出示投影内容,检查学生掌握字词的情况。?投影?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注明。?(1)弃甲曳()兵?(2)涂()有饿piǎo?()?(3)鸡豚()狗彘()之畜()?(4)数()罟()不入wū?()池?(5)无()失其时?(6)谨庠()序之教?(7)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8)申之以孝tì()之义?答案:(1)yè(2)涂tú通假字,同“途”??莩?(3)tún?zhì?xù?(4)cù?gǔ洿(5)无wú通假字,同“毋”(6)?xiáng(7)颁?bān通假字,同“斑”(8)悌?4.学生各自朗读课文。?5.3、4名同学朗读,以此检查朗读情况,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6.男女同学比赛朗读。?7.全班同学齐读。?8.结合注解朗读,了解文意。?按前后桌组成学习小组,学生遇到问题,向小组其他组员提出,组内自行解决,如解决不了,小组长可向全班同学征求意见,确定答案。?9.全班同学齐读课文。?四、布置作业?熟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二课时?[教学要点]理清思路,背诵课文,教师适当作朗读提示。?[教学步骤]一、检查学生熟读课文情况?按学习小组分开,组与组进行比赛。如第一组开始读课文的某一段或某几句,读完之后,可任意点其他小组来翻译,翻译对了,可由翻译对了的小组再读课文的某段或某几句,让其他小组翻译,以此类推。教师或其他同学可随时纠正。?二、指导学生理清思路,背诵课文,并作阅读提示?提问:这篇课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这次对话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明确:“民不如多。”?提问:在提出“民不如多”疑问前,梁惠王先是自诩曰(学生回答)“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为什么说是“尽心焉耳矣”?具体做法是什么??要求学生找出来背诵,合书回答。?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提问:通过和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明确:“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提问:于是乎,梁惠王才有了怎样的疑问??明确:(学生合上课文回答)“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教师作朗读提示:要把“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中“自诩”的口气读出来;“河东凶亦然”中“亦”要重读,起强调作用;最后“何也?”要读得稍重一些,疑问语气加强。?教师反读本段,学生朗读并背诵。?教师对背景点拨提示: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为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那梁惠王当然会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了。?提问:孟子对梁惠王这个疑问是如何分析的??明确: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提问: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并无本质区别的??学生思考、回答?明确: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嘉兴市10-11学年高二期末测试(化学)B卷.doc
- 嘉兴市10-11学年高二期末测试(历史)B卷.doc
- 嘉兴市10-11学年高二期末测试(数学理)B卷.doc
- 嘉兴市10-11学年高二期末测试(数学文)B卷.doc
- 嘉兴市10-11学年高二期末测试(通用技术).doc
- 嘉兴市10-11学年高二期末测试(物理)B卷.doc
- 嘉兴市10-11学年高二期末测试(英语)B卷.doc
- 嘉兴市10-11学年高二期末测试(语文)B卷.doc
- 嘉兴市10-11学年高二期末测试(政治)A卷.doc
- 嘉兴市10-11学年高二期末测试(政治)B卷.doc
- 信息时代赋能:中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创新与实践.docx
-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垂体腺瘤性别差异的多维度临床剖析与机制探究.docx
- 信息扩散与投资者有限理性交织下的证券市场特征解析.docx
- 企业研发投资决策:最终控制人与高管薪酬的协同效应探究.docx
- 肾衰宁颗粒对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探究.docx
- 储能功率控制赋能微电网:运行优化的策略与实践.docx
- 俄罗斯军事工业委员会:历史演进、组织架构与战略影响.docx
- 央企并购支付策略与效果深度剖析——以中国电建集团整体上市支付方案为典型.docx
- 我国民间借贷法律规制的困境与突破:基于实践与理论的双重审视.docx
- 探寻儿童脑炎后癫痫发作的生物节律密码:临床特征与机制剖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