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同步练习(北京版选修2).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能力训练 基础演练 1.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论(l)n)语       曾皙(zh6)        饿莩(pi3o) B.羸(l6i)老       沟壑(h8)         乘桴(f*) C.嗜(sh@)杀       草菅(ji1n)       耕耘(y*n) D.规矩(ju)        热忱(ch6n)       谲(ju6)诈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与这种态度绝然相对的是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张。 B.孔子虽不值阳货的为人,但为了礼上往来,他仍想趁着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回拜他。 C.战国七雄,已经准备长期的大撕杀。 D.实际上它占《四书》一半以上的篇幅,既为各朝的经筵讲解之用,也为科举取士的标准。 3.下列句子中,选择哪一项词语填空最恰当 ①但是他既说出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    )不仁的话,可见他认为性恶来自先天。 ②但是至圣和亚圣,相去约二百年,中国的(    ),已起了很大的变化。 ③这些态度与欧洲中古骑士精神很相仿佛,虽然这些(    )并不可能全部遵守,但是接战时间短促,参战的人数受车数的限制。 [    ] A.防范  局势  原则 B.防止  局势  原理 C.防止  形势  原则 D.防范  形势  原理 4.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他曾斩钉截铁地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B.孔子虽不值阳货的为人,但为了礼尚往来,他仍想趁着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回拜他。 C.他知道,社会只是恢复故态而不痛改前非是不能济事的。 D.春秋战国间剧烈的变化,百家争鸣,最后又以暴力完成统一,在世界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现象。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孔子令门人言志,只有曾皙最得他的赞许,所说的,大致等于我们今大的郊游和野餐。 B.春秋时代的车战,是一种贵族式的战争。 C.因人既然生性为善,那么强迫人们保持这种天性大约也不算过分了。 D.他做了齐国的吊丧正使,出使秦国,却始终不对副使谈及。 6.与下列句子衔接得最恰当的一项是 战国七雄,已经准备长期的大厮杀。________——凡是年龄十五岁以上的都要向防地报到,降卒四十万或四十五万一起坑埋——但是这时也不再是春秋时代竞技式的战争了。 [    ] A.虽然这时候的战事还没有像战国末季那样剧烈 B.虽然这时候的战事还不剧烈 C.虽然那时候的战争还不剧烈 D.虽然那时候的战争还没有像战国末季那样剧烈 课内纵横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7—10题。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是春秋时代的末期。孟子的生卒年月,虽不能确定,但是他最活跃的时间,也是战国时代的前中段。《孟子》一书开场即提到他见梁惠王,那是公元前336年的事,距离战国开始已67年,又115年之后秦才灭六国统一中国。在春秋的时候,周朝的封建制度,已不能维持,但是还没有完全败坏。以前各小国各自为政,里面主持国政的卿和大夫以及担任下级军官的士,全部世袭,一切都按成规,而现在一切都接受“礼”的约束之原则已不再适用,但是公侯伯子男的互相征伐,仍以道德的名义出之。纵使叛逆篡位也还要邀请与自己利害相关的各方支持。但最重要的是,这时的战事还未波及全民,不至使父母兄弟妻子离散。 春秋时代的车战,是一种贵族式的战争,有时彼此都以竞技的方式看待,布阵有一定的程序,交战也有公认的原则:也就是仍不离开“礼”的约束。“不为已甚”是当时的一般趋势。根据原则,在某种情形之下,不追击敌人。在某种情形之下,不向主敌射击,不设险以谲诈取胜。既已给敌兵第一下的创伤,不乘势作第二次的戳刺。头发斑白的人,不拘为俘虏。这些态度与欧洲中古的骑士精神很相仿佛,虽然这些原则并不可能全部遵守。但是接战时间短促,参战的人数受车数的限制,总之,春秋时代的战事,显示了社会的不稳定性,但战事的本身,还不足以造成社会的全面性动荡。 针对这些条件,孔子对当时情形,还没有完全失望,他的闲雅代表着当时的社会,相对于战国的暴乱而言,还相当的宁静。所以他仍提倡“克己复礼”,显示着过去的社会秩序仍可恢复。他有时也发牢骚,说什么“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可是要他表示方针的时候,他的办法端在“正名”,也就是恢复一切事物原有的名分。“如果用我者,吾其为乐周乎?”更表现一腔复古的热忱。 孟子有时候被人称为有“革命性”,这是因为战国时代的动乱,使他知道,只是恢复故态而不改弦更张是不能济事的。齐人准备伐燕,他说燕可伐。齐宣王问他贵戚之卿应做的本分,他说:“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也就是容许废君而另立族中贤人。梁襄王问他:“天下恶乎定?”他答道:“定于一。”襄王又追着问:“孰能一之?”孟子就说:“不嗜杀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霸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