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学案(北京版选修2).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点难点提示】?   1.理解文中所引语句的意思。?   2.分析孔子、孟子的主要思想及造成孔孟思想言行不同的原因。?   3.学会质疑思辨,学会分析历史人物的思想方法。?   ?   【教材内容全解】?   (一)识词释义?   1.词语认读?   曾皙(xī)??????浴乎沂(yí)???????舞雩(yú)?   饿殍(piǎo)????逾矩(jǔ)?????????老羸(léi)?   称(chēng)病???谲(jué)诈????????戳(chuō)刺?   乘桴(fú)??????草菅(jiān)民命???经筵(yán)?   2.词语理解?   形影相随——像物体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极好,经常互相伴随。?   斩钉截铁——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果断坚决,毫不犹豫、拖沓。语出宋释道原《洪州云居道膺禅师》。?   随心所欲——心里想要怎么做就怎么做。随,听任;欲,想要,希望。?   浩然之气——正气,正大刚直之气,后泛用以形容正大刚直的精神。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礼尚往来——在礼节上重视有来有往。现在指你对我怎么样,我就对你怎么样。礼,礼貌,礼节;尚,重视。出自《礼记?典礼上》:“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不为已甚——不做过分的事情,适可而止。为,做;已甚,过火的事。语出《孟子?离娄下》。?   谲诈——奸诈。?   改弦更张——改换、调整乐器上的弦,使声音和谐。比喻变更方针、计划或办法。更,变换;张,给乐器上弦。语出《汉书?董仲舒传》:“窃譬之琴琵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   草菅民命——把老百姓的性命看得跟野草一样。指反动统治者轻视人命,任意杀害。语出《汉书?贾谊传》:“其视杀人,若艾草菅然。”?   经筵——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义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宋代开始称经筵。?   一针见血——比喻论断简明扼要而切中要害。?   百家争鸣——原指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等各家在政治上、学术上展开的各种争论,现在多比喻科学上不同学派的自由争论。?   独一无二——形容惟一的,没有相同或可以相比的。?   (二)资料卡片?   1.黄仁宇介绍。(详见教材)?   2.孔子介绍。(详见《史记?孔子世家》?   3.孟子介绍。?   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4.关于孔子的“性善”“性恶”说?   孔子没有提到性善或性恶。他学说中的核心是“仁”。“仁”可以为善,一个君子的生活目的就在合于“仁”的要求。?   究竟哪些成分构成了仁,孔子没有明确直接的答复。《论语》一书中,仁字凡66见,但从来没有两处的解释相同。一般来说,仁与慈爱、温和、恻隐、以天下为己任等等观念相通。然而在不同的场合,孔子又赋予仁以不同的概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自我克制,言辞谨慎,按照礼仪行事,都可以算作仁或者接近于仁;出于环境的需要,一个人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叫做“杀身以成仁”。仁是最不容易获得的品质,即在圣贤,例如孔子自己,也难能始终不断地不违反仁。?   后世的读者,必须把这些互不关联的语录再三诵读,再三思索,才有可能理解它的真正内涵。综合来说,温和有礼,慷慨大方是仁的初级阶段。在向更高阶段迈进的过程中,又必须把自己的思想与言行统统纳入它的规范之内,经过不断的积累而可以到达走私,最终到达无我。这样,仁就是一种强迫性的力量、行动的最高准则、超越人世间的品质,也是生活惟一意义之所在,简直和道家的“道”殊途而同归。?   《论语》中这66条有关仁的语录,为孔子的学说安排了形而上的根据,成为儒家一元论宇宙观的基础。这种学说虽没有直接指责自私的不合理,但已属不言而喻。因为所谓“自己”,不过是一种观念,不能作为一种物质,可以囤积保存。生命的意义,也无非是用来表示对他人的关心。只有做到这一点,它才有永久的价值。这种理想与印度的婆罗门教和佛教的教义相近。印度的思想家认为“自己”是一种幻影,真正存在于人世间的,只有无数的因果循环。儒家的学说指出,一个人必须不断地和外界接触,离开了这接触,这个人就等于一张白纸。在接触中间,他可能表现自私,也可能去绝自私而克臻于仁。?   按照孔子的看法,一个人虽为圣贤,仍然要经常警惕防范不仁的念头,可见性恶来自先天。然而另一方面,既然每个人都有其发扬保持仁的本能,则同样可认为性善出于天赋

文档评论(0)

文霸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