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L1-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1. (2014·广东中山一中模拟)中国古代字典中本无“啤”字。啤字是根据英、德、法文的头两个字母的发音新创造的,所以在近代中国的一个时期内,很多人把“啤酒”称为“卑酒。”这反映了
A.中国传统酒文化已被西化 B.西方啤酒更符合中国人的口味
C.国人对外洋文化的接受 D.国人产生了崇洋媚外观念
【答案】C
2. (2014·陕西西工大附中第八次适应性训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以下是一份清末衙门堂审记录(节录)。
“女子严阿苏,现年十六,与梁海相识月之初……十日,梁遇阿苏于路,因邀同行,为巡士盘获(抓获)。
官:何时与梁相识?
严阿苏:在途中相识,我中意他!
官:此事汝母知否?
严阿苏:此不干母亲事,且母亲亦任我自由择配。
……
官(斥梁海):阿苏纵向汝求婚,汝何不告其母?不凭媒妁之言,居然携少女同游,有伤风化。……判将分别收押,听候核办。”
——1908年12月《图画新闻》
(1)当时人们的婚姻观如何?请结合所学知识并利用上述材料进行论证。(6分)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上述婚姻观念出现的原因。(6分)(2014·徐州信息卷)(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代)连江县的杨崇家庭,六世同居,男女老幼有70口人,饮食一道,财产共有。南平廖氏,五代同居,也同耕共食。大田县吴氏六世同居,男耕女织,不分彼此。福清县王荣也是六世同居,大小家人七百余口,不曾折箸争吵过,而且这个家庭一直发展到清代。
——摘自彭文宇《历史上闽台家庭与家族交往》
材料二 中国的家族社会有着古老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并且强调家庭和宗族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但清末最后十年里,这一基础摇摇欲坠。儒家思想中诸如家庭忠义、孝道、贞节、三纲五常等观念已被西方思想中的个人主义、自由思想和男女平等观念代替。人们逐渐认识到,个人不仅是家庭的一员,更是社会、国家的一员,而且个人拥有即使是家庭中的长者也不能剥夺的权利。年轻一代的中国人开始宣布从家庭中独立出来,并把儒家教导的各种合理关系,斥之为过时的和封建的,家长的全能地位受到了挑战。
——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1982年-2005年南京家庭户规模的构成(%)
年份 1982年 1990年 2000年 2005年 合? 计 100 100 100 100 一人户 11.85 8.46 12.12 14.13 二人户 12.43 14.27 23.51 28.67 三人户 20.67 33.5 39.58 37.57 四人户 23.22 24.1 14.31 11.11 五人及五人以上户 31.83 19.67 10.48 8.52 ——江苏省统计局《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市人口、家庭结构的变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大家庭的基本特征。(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家庭发生的变化及原因。(1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代家庭的发展特点及其折射的社会趋势。(7分)
愈益多样化(2014·山东日照一中二模)1888年4月《申报》载文:在雇佣女工的场所,“男女相淆,已非风俗之正”“各女工种种丑态,招摇过市,全不避人,廉耻扫地矣。”这反映出
①近代社会新旧观念剧烈冲突 ②上海处于开风气之先地位
③近代工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④社会生活呈现半殖民地特征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6. (2014·山东日照一中二模) (28分)“文明”一词,古今有不同的内涵和寓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古代中国人的价值判断里,“文明”也指“文治教化”。“文明”一词……其核心内涵都在于“文”,以“文”为体,以“明”为用,文明即以文教化……那么,“文明”之意义何在?北宋石介作了很好的回答:“三纲,文之象也,五常,文之质也……尊卑有法,上下有纪,贵贱不乱……风俗归厚,人伦既正,而王道成矣。”
——《19世纪中叶前中国与欧洲的“文明”观念》
(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北宋人石介“文明观”的出发点,联系相关知识指出其思想基础。(6分)
材料二 洋楼层叠,大厦云连。建筑宏伟,雕刻优美。电线铁道,纵横如网。汽车马车,往来如梳(梭)。广大公园,环植时花木。道平如砥,旁植乔树,郁郁葱葱。微妙之乐,来自至际……烟筒林立,上矗霄汉。吐气成球,漫漾如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2014学年高二物理(鲁科版选修3-4)课件:《光导纤维及其应用》.ppt
- 2013-2014学年高二物理(鲁科版选修3-4)课件:《光的折射定律》.ppt
- 2013-2014学年高二物理(鲁科版选修3-4)课件:第1章1节《简谐运动》.ppt
- 2013-2014学年高二物理(鲁科版选修3-4)课件:第2章1节《波的形成和描述》.ppt
- 2013-2014学年高二物理(鲁科版选修3-4)课件:第2章2节《波的反射和折射》.ppt
- 2013-2014学年高二物理(鲁科版选修3-4)课件:第2章3节《波的干涉和衍射》.ppt
- 2013-2014学年高二物理(鲁科版选修3-5)课件:4.3《核聚变》.ppt
- 2013-2014学年高二物理(鲁科版选修3-5)课件:4.4《核能的利用与环境保护》.ppt
- 2013-2014学年高二物理(粤教版选修3-2)课件:1.7《自感现象及其应用》:.ppt
- 2013-2014学年高二物理(粤教版选修3-3)课件:1.6《气体分子运动的统计规律》.ppt
- 2014年全国历史模拟试题分类汇编: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2.doc
- 2014年全国历史模拟试题分类汇编: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doc
- 2014年全国历史模拟试题分类汇编: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2.doc
- 2015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专练:1《等值线》.doc
- 2015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专练:2《时间计算、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doc
- 2015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专练:3《日照图的综合判读与绘制》.doc
- 2015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专练:4《大气运动、天气与气候》.doc
- 2015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专练:5《水循环、洋流及其影响》.doc
- 2015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专练:6《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与地质作用》.doc
- 2015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专练:7《整体性原理和地域分异规律的应用》.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