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3-2014高中地理 3.1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5.ppt

【创新设计】2013-2014高中地理 3.1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5.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检测中的作用 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自然灾害检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下表所示: 地理信息技术 主要功能或特点 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遥感技术(RS) 观测范围广、信息获取量大,速度快,实时性好和动态性强等。 (1)除了能看到电视屏幕上的常规大气云图,还可以看到沙尘、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形成过程 空间上:多波段、多时相和全天候; (2)利用遥感影像可以迅速地发现一些初发时人眼难以察觉的突发性灾害,如森林火灾、赤潮等 地理信息技术 主要功能或特点 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遥感技术(RS) 时间上:同步观测 (3)在交通不便、人迹罕至的地区可展现遥感作为灾害监测“千里眼”的优越性 (4)在灾害发展过程中和消除后,对灾害发生的规模、速度以及是否复发进行监测 地理信 息系统 (GIS) 对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空间数据分析,具有空间定位、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功能 对自然灾害进行预报预警、动态监测、灾害发生成因与规律分析、灾害损失调查、灾情评估等,还可以为制定减灾预案和指导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依据 地理信息技术 主要功能或特点 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RS和GIS结合 信息获取和空间分析结合 灾前:圈定危险区,对危险程度作出评价,指导防灾活动 灾中:实况监测并作出评价,指导抗灾活动 灾后:评价损失,指导救灾活动 一、选择题                   1.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下列工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 (  )。 ①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 ②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③修建“西气东输”管道 ④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 ⑤兴建广东大亚湾和阳江核电站 ⑥加固长江、黄河、珠江大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⑥ C.①②③⑥ D.②③④⑤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主要工程,掌握其主要作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首要任务是防洪;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主要作用是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海防林工程的作用是防风抗灾和固岸;加固长江、黄河、珠江大堤的作用是防洪;修建“西气东输”管道和兴建大亚湾、阳江核电站是为了解决能源短缺问题。 答案 B 中新网2010年2月27日电 据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报道,当地时间27日早上由于8.8级地震引发的7.7英尺(约2.34米)高巨浪袭击了海滨城市塔尔卡瓦诺。该中心在声明中说,在8.8级地震过后,智利沿海11个城市受到了海啸袭击。据此回答2~3题。 2.这次海啸产生的原因是 (  )。 ①特大风暴潮引起的 ②是由于本次大地震引发的 ③该地震发生在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 ④该地震发生在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对海啸灾害,合理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是 (  )。 ①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②将人们迁离沿岸居住 ③增高海岸堤防,围海造陆 ④在海岸种植红树林保护海岸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 本题组属于地理时事题目,2010年的智利大地震发生在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该海啸是由于本次地震引发的。将人们迁离沿岸居住不切实际。围海造陆会加剧灾害的影响。 答案 2.D 3.C 我国地质灾害频繁多发,加强地质灾害防御对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意义重大。据此回答4~5题。 4.我国西南地区山崩、滑坡、泥石流灾害比中南地区更为频繁多发的原因有 (  )。 ①地壳运动更为强烈 ②降水强度更大 ③地形更为复杂崎岖 ④植被覆盖率更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下列各项防御和减轻山崩、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措施中,比较可行的有 (  )。 ①加强科学研究,进行灾情监测预报 ②大量开采山石,修建梯田 ③恢复植被,实施护坡工程 ④大量迁移居民至平原地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西南地区地壳运动活跃,地形崎岖是地质灾害频发的原因。大量开采山石,修建梯田,会破坏地表结构,加剧灾害的发生,大量迁移居民至平原地带不切实际。 答案 4.C 5.C 二、综合题 6.读下表完成下列问题。 案例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2008年6月中国南部发生暴雨洪灾 洪水的跟踪、动态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b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