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课时训练:5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人教版选修3).docVIP

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课时训练:5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人教版选修3).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完美WORD文档DOC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值得下载!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1950年美国以“联合国军”的名义入侵朝鲜,其后果有(  ) ①阻止中国解放台湾 ②使日本军国主义回潮 ③美苏战略重点在东亚 ④加剧东西方冷战对峙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军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止中国解放台湾,①正确。②④是入侵朝鲜的直接影响。二战后,美苏战略重点在欧洲,故排除③。 答案:C 2.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指挥官克拉克说:“我们失败的地方是未将敌人击败,敌人甚至较以前更强大,更具威胁性。”这句话说明(  ) A.美国承认在战争中失败 B.中国取得胜利 C.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D.中朝力量增强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由材料中“敌人……更强大”可知,中国经过抗美援朝后力量及国际地位都有提高。A、B两项是朝鲜战争的结果,与题意不符;朝鲜力量并没有增强,D项错误。故选C。 答案:C 3.右图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越南发表的反映当时战争的漫画,能直接体现作者意图的标题是(  ) A.“怎么会这样?” B.“糟糕的战争!” C.美国侵略者的命运 D.法国侵略者的下场 解析:由“20世纪60年代后期”这一时间可看出这场战争指美国的对越战争,由漫画中飞机、人员的惨状可看出这场战争对美国造成的严重后果,再结合“直接体现作者意图”即可得出C项为正确答案。 答案:C 4.1947年,美国操纵联合国通过了不公正的阿以分治协议;第一次中东战争中,美国利用停火之际,向以色列提供了大量军火和物资援助。这些史实最能说明(  ) A.以色列比阿拉伯国家富有 B.美国利用联合国对付阿拉伯国家 C.西方大国的干预是造成阿以冲突的原因之一 D.阿拉伯国家软弱无力 解析:阿以冲突连绵不断,与西方大国的干预和美国偏袒以色列也有关。 答案:C 5.右图为巴勒斯坦民族之魂——阿拉法特,他有一句名言为20世纪70年代在联合国一次演讲的结束语:“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这里,不要让橄榄枝从我的手中失落。”对该言论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不惧怕暴力斗争,但渴望达成和平协议 B.仍然鼓吹暴力,不承认巴以和解的可能性 C.放弃暴力斗争,提出“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 D.对西方大国存在严重依赖 解析:“自由战士的枪”代表暴力,“橄榄枝”代表和平。 答案:A 6.时至今日,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虽早已崩溃,但殖民统治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依旧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蓄意制造了印巴分治。这一行为带来的恶果包括(  ) ①造成了原印度境内居民的大规模迁徙 ②酿成了不同宗教信徒间的仇恨与仇杀 ③人为地破坏了印度业已建立和发展的统一经济 ④使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成为印巴两国长期纷争的重要根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印巴分治,根据宗教信仰来划分政治区域,造成了大量居民的迁徙,同时加剧了不同信仰之间的仇恨,遗留了克什米尔归属权之争等许多重要问题;国家的分立,使统一的社会经济被分割。因此,①②③④的叙述都正确。 答案:D 7.印度总理尼赫鲁说:“没有克什米尔,印度就不会在中亚的政治舞台上占据一个重要位置。”同样,巴基斯坦总督真纳也曾说:“克什米尔就像巴基斯坦头顶上的帽子,如果我们容忍印度摘走这顶帽子,那就会永远受印度的摆布。”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印巴两国把克什米尔当作双方争夺的外交砝码 ②印巴两国都十分重视克什米尔的战略位置 ③克什米尔问题是美国蓄意制造的 ④印巴两国都力图把克什米尔地区纳入自己的版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克什米尔问题是英国蓄意制造的,因此③的叙述与史实不符。 答案:C 8.下列关于克什米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在《印度独立法案》中未明确其归属 ②居民中穆斯林占大多数 ③位于南亚次大陆南部平原  ④引发了多次印巴冲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克什米尔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部,在印巴之间,故③错误。 答案:C 9.两伊战争期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向海湾地区增派部队。主要是为了(  ) A.维护海湾地区的和平和安定 B.保护在两伊的外国人 C.维护联合国安理会的权威 D.趁机控制海湾地区 解析:美苏两国之间的争霸决定了它们不会放过对任何一个地区的控制与争夺,尤其是海湾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使其成为美苏两国的必争之地。 答案:D 10.下表是海湾战争中参战双方伤亡情况统计,对此表数据成因解读正确的是(  ) 伊拉克军队 多国部队(包括非战斗伤亡) 死亡人数 约2万人 478人 受伤人数 约8万人 3 754人 A.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pxuang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