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安徽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检测:第十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人教版).docVIP

2015届安徽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检测:第十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完美WORD文档DOC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值得下载!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梁启超曾说,如果让孔子当民国教育总长,他一定会像法国那样,把教育部改为教育美术部,把国立剧场和国立学校看得一样重,并且还会改良戏曲,到处开音乐会,忙个不停。这说明儒家(  ) A.用仁爱之心调节和协调社会关系 B.有教无类,注重发展私立教育 C.注重美育对道德修养的辅助作用 D.注意借鉴不同文明,进行教育改革 解析:选C 根据所学,A、B、C、D四项说法都符合孔子思想特点。材料中梁启超认为孔子重视美术、戏曲演出、改良戏曲、音乐会等对人教育的影响,据此可以联系到孔子注重美育对道德修养的辅助作用,本题选C项。 2.战国时期,法家思想成为各国的统治思想,是因为法家思想包含了(  ) A.“兼爱”“非攻”的主张    B.“民贵君轻”的认识 C.君主集权的理念 D.人定胜天的思想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分析问题能力。A项是墨子的思想,B项是孟子的思想,C项是法家的集权观,D项是荀子的思想。 3.(2014·八校联考)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由来已久,早在夏、商、周时代就已经出现,是一种重视民众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把民众视为国家之根本的极富人民性的政治学说。以下属于早期儒家学派民本思想观点的是(  )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君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天下治乱在万民之忧乐,而不在一姓之兴亡” A.          B. C. D. 解析:选B 早期儒家代表人物主要有孔子、孟子和荀子。为老子思想,为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是荀子的民本思想,是黄宗羲思想主张。 4.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太史公仕于建元元封之间,愍学者之不达其意而师悖,乃论六家之要旨曰:《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司马谈认为六家共同的目标是(  ) A.达到天下太平治世 B.维护等级秩序 C.为统治者出谋划策 D.实现君民共治 解析:选A 本题考查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理解能力。从材料“乃论六家之要旨曰:《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予以分析,意思是六家思想各不相同,但目标却是一致的,即达到天下太平治世。法家主张君主专制,故D项不正确。墨家代表小生产者利益,反对等级差别,故B、C两项不正确。 5.“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其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该典故应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  )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解析:选D 题干中讽刺“郑人”盲目僵化,保守而不知变通,结果导致“不得履”,体现了法家反对守旧保守,倡导因时变革的主张。故选D。 6.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加封、尊崇的规格不断提高。从西汉昭帝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到东晋时皇帝亲自祭奠孔子,再到宋代下诏必须避讳孔子的名字,直到清康熙皇帝对孔子行三跪九拜之礼。这一现象表明(  ) A.皇权独尊观念受到儒学思想的冲击 B.孔子的思想对古代政治影响巨大 C.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得到不断强化 D.皇帝借尊崇孔子来提高个人声望 解析:选C 题干反映了历史帝王对孔子的加封、尊崇的规格不断提高的历史现象。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立者、代表人物,汉武帝时期,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由汉代封为宣尼公到清代对孔子行三跪九拜大礼,说明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不断强化,C项正确。 7.(2014·中山期末)汉代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与先秦儒学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发展”体现为(  ) 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由“民本”发展为“君本” 由批判暴政发展为承认现存统治秩序 以维护当政者的统治为出发点 A. B. C. D.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对汉代儒学的理解能力。 汉代儒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董仲舒,他主张天人感应和大一统,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故是错误的,是继承的表现,亦排除。 8.《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讲一位老秀才之女因其夫病故便欲“寻一死路,跟着丈夫一处去”。对此,老秀才言:“我儿,你既如此,这是青史留名的事,我难道反阻挡你?”女儿死后,老秀才却心痛不已,“一路看着水色山光,悲悼女儿,凄凄惶惶”。作者此作意在(  ) A.反映清代社会价值观的改变 B.赞扬老秀才之女的道德坚守 C.揭露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戕害 D.批判老秀才为名节逼死女儿 解析:选C 从材料信息可知,老秀才之女受封建礼教迫害而死,作者对该事情进行批判和揭露,故选C项。A、D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B项与材料主旨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ihuame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