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日双边贸易模式的国际贸易理论实证分析——基于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理论.pdf
理论研讨 学术论丛 2009年第48期 (总第559期)
中日双边贸易模式的国际贸易
理论实证分析
基于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理论
大关 霜不目,,宋不J广娜删D
(1.云南财经大学 旅游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1;
2.南开大学 经济学院,天津 300071)
[摘 要]本文利用比较优势原理和要素禀赋理论,结合中日两国2008年和2009年双边贸易数据及各 自历年的资
本劳动数据,对 中日两国的贸易模式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中日两国的贸易较好地吻合了比较优势原理和要素禀赋
理论,中国的优势产品与 日本的优势产品互不相 同,两国贸易互补性极强。
[关键词]中日贸易;贸易模式;比较优势;要素禀赋 3 3 2 2 1 l
∞ ∞ ∞ ∞ O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 (2009)48~0058—03
易数据。由图1可看出,中日两国双边贸易额呈现连年递
1 中 日两国贸易发展概况
增趋势。
中日两国贸易历史久远,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20
世纪70年代初中日邦交关系正常化,为中日两国的正常
贸易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条件;20世纪7O年代末80年代
初中国的改革开放,为中日两国的贸易提供了更有利的经
济条件;80年代之后中日贸易的迅速发展。
中日贸易在双方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
位 。首先,对中国而言,到2003年为止,日本连续 11年
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此后一直保持继欧盟和美国之
后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的地位;其次,对 日本而言,1990 2002 2003 2O04 2005 2006 2007 2008(年)
年中国作为 日本的出口市场仅居第 12位,而到了2005 图1 中日贸易额 (单位 :十亿美元)
年,中国成为 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2006年 日中贸易额
为2112.9亿美元,较上一年增长 11.5%,首次突破 2000
亿美元,与对美贸易仅差0.2个百分点,居于第二位 (日 2 中日双边贸易的比较优势分析
本贸易振兴会分析报告)。2008年,中国再次成为 日本的 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笔者依据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第一大贸易伙伴 (数据来 自中国贸易促进网)。 2008年和2009年 1~4月中日商品贸易额最新数据计算得
根据中国海关的数据,我们可计算出中日历年双边贸 出表 1。
表1 单位:千美元
2008芷 2009年 1~4月 2008焦 2009正
项 目产品 1~4月 优劣势
出口 进 口 出口 进 口 出进 口比例 出进 口比例
第 1类活动物;动物产品 1412962 190314 448323 48148 7.424372 9.3l135 adv.
第2类植物产品 1754938 42693 551113 11536 41.10599 47.7733 adv.
第3类动、植物油、脂、蜡;精制食用油脂 58508 6687 4934 1647 8.749514 2.99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