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某重点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历史含答案.docVIP

四川省某重点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历史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级高二(上)期半期考试 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1.有位史学家这样评论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战国时代,诸子百家风行一时,各家中有顺势而活动的,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也有逆势而动的,知其不可而为,想依据理想来改造社会。”下列各项中,属于“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的思想的是( ) A.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B.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C.道私者乱,道法者治 D.为政以德 2.汉安帝永初三年,京师大饥,民相食。诏曰:“朕以幼冲,奉承洪业,不能宣流风化,而感逆阴阳,至令百姓饥荒,更相啖食。咎在朕助不逮。”据此看来,汉安帝信奉(  ) A.“天人感应” B.“因信称义” C.“大一统” D.“三纲五常” 3.公元前124年,汉武帝根据董仲舒建议兴太学,正式弟子五十名,又增设无定额的旁听生,由郡国选择“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的少年充当。正式弟子和旁听生均每年考试一次,合格的按等第任用。这表明当时(  ) A.儒家思想发展成为官方哲学 B.官员选拔标准更侧重考试成绩 C.学校教育与用人选官相结合 D.打破了贵族子弟世代为官局面 4.如果让王阳明穿越时空与朱熹对话,他们的共识应该是(  ) 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 C.知和行都产生于心 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天理” 5.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的共同点是 ①反传统反教条 ②反封建专制 ③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④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  ) A.“司南”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 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C.火药在宋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D.活字印刷始于宋朝,以后雕版印制技术基本不再使用 7.某高校老师撰写了一篇《论明清小说对宋明理学的超越》的历史论文。下列材料不能作为论据的是 A.《红楼梦》:“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B.《西游记》:“皇帝轮流做,……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 C.《三国演义》:“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D.《三言二拍》:“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着!” 8.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绵延了几千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抗日战争 10.李鸿章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我专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业可精,而才亦可集。”这表明李鸿章强调国家走向富强最终取决于 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B.引进西方工业设备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D.兴办学校,培养人才 11.徐中约教授指出:“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非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中国人应付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他们力图更新并改造国家,使之从一个落后的儒家普世帝国,转变为一个在国际大家庭中拥有正当席位的近代民族国家。”对该观点理解有误的是 A.强调中国人民奋斗的主动性 B.认为中国与世界是相互联系的 C.中国已经摆脱儒家思想束缚 D.中华民族在应对挑战中逐步觉醒 12.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道:“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的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B、三民主义思想存在严重缺陷 C、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   D、中国传统文化压抑扼杀人性 13.梁启超说:“以社会主义运动之立场而论,欲此主义之传播与实现,不能不以劳动阶级为运动主体。劳动阶级不存在之国家,欲社会主义之实现,有道无由。而劳动阶级之发生,恒必与资本阶级相缘。故必有资本阶级,然后有劳动阶级,有劳动阶级,然后社会主义运动有所凭籍……”“资本主义必非社会终极目的明矣,不过借以为过渡”。这表明他 A.从根本上否定社会主义 B.认为当时的中国还不具备实现社会主义的条件 C.没有认识到无产阶级的革命性 D.还没有认识到西方资本主义的弊端 14.严复《法意》(今译《论法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ihuame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