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一语文(新人教版必修四)导学案《中华文化精神》.doc
24 附录:中华文化精神 1 七中 邱 慧
《中华文化精神》导学案
高一语文 编写人:邱慧 2009年6月16日
【学习目标】
1、中华文化精神对中华儿女的影响
2、中华文化的主要特点
3、如何正确看待中华文化精神
4、中华文化精神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学习难点】
中华文化精神的特点及对人们的深远影响
领悟中华文化精神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在学习中对学生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学法指导】
诵读法、质疑法、探究法、讨论法(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生活体验进行讨论)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袁行霈(1936— ),男,1936年4月出生于山东济南,原籍江苏武进。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国学研究》主编。
袁行霈出身于传统的读书人家庭,家庭培养了他对古典文学的兴趣。1953年他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 1957年大学毕业留校任教,从此开始了教学与科研生涯。
1957年至1966年,袁行霈在北大讲授中国文学史,结合备课系统读书和撰写论文。同时,他跟随导师林庚先生一起主编了《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其间,他多次下乡、下厂、下煤矿劳动锻炼。文革中他下放“五七干校”劳动,回北大后,参加了集体编写《中国小说史》的工作。同时,他独自撰写了《山海经初探》、《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考辨》、《魏晋玄学中的言意之辨与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等论文在1979年发表,开始引起学术界的注意 1977年高校恢复招生后,袁行霈在北大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中国文学史、中国诗歌艺术研究、陶渊明研究、唐诗研究、李贺研究、唐宋词研究等课程。他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进取,取得较好的效果。1979年晋升讲师,1980年任副教授,1984年成为中文系特聘教授,1986年取得博士生导师资格。1992年,袁行霈兼任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学研究》主编;1994年任大型系列电视专题片“中华文明之光”(150集)总顾问;1999年出任北京大学人文学部主任;2000年又出任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
1982年至1983年,他应日本东京大学的邀请,前往讲授陶渊明研究等五门课程,受到广泛称赞,东京大学中文系主任在致北大的公函中说他“学识渊博,人格高尚”,并要求延长他的任期,他遵照北大的安排按时回国。1992年至1993年,他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1997年以美国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身份在哈佛大学访问研究,并在哈佛、耶鲁、哥伦比亚、华盛顿、夏威夷等大学演讲。1998年再次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2004年任香港城市大学客座教授。2005年被北京大学确认为资深教授,享受理科院士待遇,同年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聘为教授(与北京大学联聘)。
由于他在教学工作中做出的贡献,1989年获全国高等学校首届优秀教学成果奖国家级特等奖;1991年获国家教委和人事部授予的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暨人民教师奖章;1993年获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北京市人民教师称号(公众推选的十佳教师);1995年获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称号。
袁行霈主要的著作有:《中国诗歌艺术研究》,此书于1991年获北京市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一等奖,于1992年获国家教委授予的高等学校出版社优秀学术专著特等奖。《中国诗学通论》(合著)于1995年获第二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教育部授予的全国高等学校第二届优秀社科成果奖二等奖。他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四卷本于2000年获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特等奖,2003年又获国家图书奖、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一等奖。此外还著有《陶渊明研究》、《中国文学概论》、《当代学者自选文库?袁行霈卷》、《中国文学史纲要》(二)、《中国文言小说书目》(合编)、《历代名篇赏析集成》(主编)、《袁行霈学术文化随笔》、《陶渊明集笺注》、《唐诗风神及其他》、《中华文明史》四卷本(主编之一)等。有的著作被译成日文和韩文,在日本和韩国出版。
(2) 、西方文化精神的冲击给中国人带来的精神问题【学习过程】
一、品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A级)
熏陶( ) 贲卦( ) 彖辞( ) 祭祀( )
驾驭( ) 祆教( ) 商贾( ) 糟粕( )
二、整体感知,试概括每个部分的含义(B级)
三、语段品读,回答问题
1、在第一部分中,概括中华文化是怎样产生的?
2、文章的主体部分,具体阐述了中华文化精神的哪些特点?
3、结合第三部分,谈谈我们该如何传承中华文化精神?
? )
A、全盘吸收外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东联现代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无答案).doc
-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东联现代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无答案).doc
-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东联现代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无答案).doc
-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东联现代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无答案).doc
-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东联现代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无答案).doc
-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东联现代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doc
-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东联现代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doc
-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东联现代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无答案).doc
-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东联现代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无答案).doc
-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东联现代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无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