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一 古代诗歌阅读(I)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分别回答后面的问题。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1、请用4个字概括这首诗歌的语言特色。
答:
[答案] 平淡质朴
2、全诗重点在写景,写人只有后两句。你能想象得出“农人”的劳动情景吗?
答:
[答案] 在山青水秀的村庄里,“农人”们一家大小在田地里欢快地忙碌着,他们的笑声在青山间回荡。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分别回答后面的问题。
饮酒
陶然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
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
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仔细阅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回答下列问题:
1、前二句诗刻画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请你说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中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答:
[答案] 写一个悠闲自得的诗人形象。“采菊”的动作不是一般人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俗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
2、把“悠然见南山”的“见”字改这“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是不是一样?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写?
答:
[答案] “见”是无意中看见,把人和物融为一体。“看”或“望”好像是有意地远看,使人和物拉开一段距离。效果不一样。
3、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说说后二句景物描写的含义。这种描写与前二句的人物描写有什么联系?
答:
[答案] 表面上是写太阳下山了,倦鸟也知道还家,实质上是劝告人们不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要返回到这美好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
(三)阅读下面的词,分别回答后面的问题。
行香子
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1、在这首词中,“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是一个叙事的句子,它与上文的“ ”呼应,流露出了词人一种 的意趣。
[答案] 豪兴徜佯;闲散自得。
2、“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和“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既是很好的呼应,又从两个方面共同写出春天 的特点。
[答案] 绚丽多彩,生机勃勃。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分别回答后面的问题。
寻陆鸿渐不遇 《茶经》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1、请简要分析“欲去问西家”一句中诗人“欲去”的原因是什么?“欲去”还“问”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答:
[答案] 诗人“欲去”是因为探访友人陆鸿渐没有遇见。(不能光摘录,如果摘录“寻陆鸿渐不遇”或“扣门无犬吠”作理解性分析,并归结到答案的亦可) “欲去”还“问”这一细节体现了诗人既有些茫然,又眷恋不舍的情感。
2、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作品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刻画这一形象的?
答:人物形象:
(1)
(2)
[答案] 诗中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的形象。(1)通过前四句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间接地表现了陆鸿渐的高洁不俗。(2)通过最后两句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
(五)阅读下面的诗歌,分别回答后面的问题。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这首《采莲曲》用了 的表现手法。
[答案] 比较;比喻;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2、请结合原诗,就本诗所展现的图画美,写一段鉴赏文字。(字数不超过100)
答: 。
[答案] 例如:将采莲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荷叶与罗裙、荷花与脸庞交相辉映,人花难辨,美不胜收。或“活动的图画”:采莲女在叶与花中穿行,时隐时现,时有时无,令人不时生出“看花眼”的惊奇;而突然间歌声四起,又不免恍然大悟。(答对即可。如果答成:采莲女与荷塘融为一体、交相辉映的和谐美;采莲女穿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