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总17课时指导详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 词 鉴 赏 专 题 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诗词格律方面的常识; 2.学习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3.学习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4.能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分析诗歌的意境。 教学重点: 1.诗歌的表达技巧; 2.诗歌的形象与意境。 课时安排: 十七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高考命题趋向,介绍有关常识,能正确理解词句。 教学步骤: 一.高考命题趋向预测: 命题切入点推测: 1.分析作品的整体风格,如让考生回答文本的风格是豪放的还是婉约的,是属于山水田园诗派还是属于边塞诗派; 2.由作品风格判定其作者是谁; 3.分析诗派的意象与意境; 4.分析诗歌的关键词句; 5.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及表达作用,如赋、比、兴、通感、夸张、对比、象征、寄慨等。 第3、4项02、03年已经考过了,预计第5项明年高考可能性比较大。 二.诗词常识: 1.古典诗歌的体裁: 古体诗:古体诗是相对格律诗而言的。特点:字数不固定,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多言。句数也不固定。压韵可平可仄。可转韵。无须对仗。如:《无衣》、《孔雀东南飞》、《蜀道难》、《兵车行》等。 近体诗:有严格的平仄要求,字数确定(或五言或七言),句数确定(或四句或八句),要求压平声韵。一韵到底。有对仗要求。如:《登鹳雀楼》、《山居秋暝》、《枫桥夜泊》、《蜀相》等。 2.唐诗与宋诗: 唐诗:唐诗重气韵,分初、盛、中、晚四期。流派有:山水田园诗、边塞诗等(见五册教材唐诗介绍)。如:《送孟浩然之广陵》等。 宋诗:宋诗重理趣,在形象中包含哲理意味。如:《题西林壁》等。 3.宋词:宋词在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又名诗余、长短句等。从字数上可分小令、长调。长调一般为两段以上。按风格可分豪放派和婉约派,但以婉约为正宗。压韵可平可仄,可转韵。如:《一剪梅》《如梦令》等。 4.元曲:元曲分散曲和套数,有曲牌、曲调,在规定的字数外可加衬字(方便演唱)。 三.诗词的句法: 1.常式:主+谓+宾 (多用于叙事) 例: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在同句中)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在不同句中) 2.连动式:主+谓+宾+谓 (多用于叙事) 例: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3.兼语式:主+谓+宾+谓 例: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4.紧缩式:往往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紧缩而成,要注意辨明关系。 例: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因果)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并列) 5.省略式:(多数省主语) 1)省主语: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2)省喻词:山河破碎风飘絮,生世浮沉雨打萍。 3)省副词后的动词: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4)省动词谓语,全句只有名词或名词性短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6.使动句:春风又绿江南岸 7.被动句: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8.错位句: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荡心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四.句式练习: 指出下列诗句的句式: 1.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前半为常式,后半为紧缩之并列) 2.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省略,省谓语)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紧缩,前半为转折,后半为因果) 4.山名天竺堆青黛,湖号钱塘泻绿油。(省略,省喻词) 5.晴浴狎鸥分处处,雨随神女下朝朝。(错位,常式是:晴浴狎鸥处处分,雨随神女朝朝下) 6.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紧缩,前半为承接,后半为因果) 7.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前半为错位:回望长安,后半为被动:门被开) 8.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使动,使紫皇动) 9.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兼语:春色恼人,人眠不得。月移花影,影上栏杆) 10.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连动)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在了解有关知识的基础上,理解词、句。 教学步骤: 一.考点分析: 历年高考,正确理解词句一直是诗歌鉴赏的一项基本要求。从1996年把“诸葛亮”误为“刘备”到1999年对“风灯”的误解无一例外的涉及了诗歌词句的理解问题。2003年高考考诗眼,其实也包含了一个词句理解的问题。词句理解是诗歌鉴赏的基础,所以仍然是我们备考中不能忽视的要点。正确理解词句首先要求把握“词

文档评论(0)

std3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