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马骏--中国城镇职工养老金收支预测及改革研究.pdfVIP

9 马骏--中国城镇职工养老金收支预测及改革研究.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城镇职工养老金收支预测和改革研究 1 马骏 肖明智 (本文摘自马骏等著《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的第八章, 该书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 2012 年 12 月出版) 本研究基于一个在多方面改进后的养老金模型,预测了今后 38 年中国城镇职工养老金(包括 企业职工养老金统筹账户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体系收支平衡可能出现的状况。研究发现,在 短期内中国养老金收支压力主要来源于转轨成本;在中长期内,人口老龄化逐渐成为导致养老金 收支缺口的更为主要的因素。在我们假设的基准情景下,如果不发生任何改革,中国城镇职工养 老金缺口将给财政造成巨大的负担,至 2050 年将达到当年财政支出的 30%,2013~ 2050 年间养老 金累计缺口的现值将相当于 2011 年 GDP 的 83%2 (其中城镇企业职工养老金统筹账户累积缺口为 69%的 GDP,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累计缺口为 14%的 GDP )。如果考虑农村养老金今后可能出现 的缺口,整个养老金体系对财政的压力会更大。 本研究建议,应该采取包括推迟退休年龄和国有股份划拨在内的改革措施,来缓解未来养老 金缺口对财政的压力,避免养老金缺口最终导致政府债务危机。本研究提出的一组具体改革建议 包括,逐步将 80% 的政府持有的国有企业股份划拨到社保系统,并将企业职工退休年龄逐步于 2015~2050 年间平均提高近七岁(男性提高 4 岁,女性提高 9 岁) 。通过以上改革,可以基本实现中 国城镇企业养老金体系的可持续。 与现有的文献相比,本研究贡献主要在于三个方面。第一,从多方面更新、细化了一系列养 老金精算模型所使用的数据和参数,包括对城镇人口、城镇劳动力人口和退休人口等数据的预测, 对参保人数、实际缴费率和对各种人群的养老金替代率等参数的设定。第二,已有文献对养老金 的转轨(从单一的现收现付制向部分基金积累制转轨)成本有不少定量估算,对人口老化对养老 金缺口的影响也有简单的分析,但还没有用统一的模型对转轨和人口老龄化导致的养老金收支压 力进行直接比较。本研究对此作了尝试,并首次得出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缺口将远远超过转轨成 本的定量结论。第三,在改革建议方面,本研究模拟了若干不同方案,并首次提出一组包括提高 退休年龄和向社保划拨 80%的上市国企股份的建议,以及改革对收窄养老金缺口的模拟结果。                                                               1 本文执笔人为马骏、肖明智。本文的写作受益于与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障中心主任郑秉文教授、清华大学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王丰教授、亚洲开发银行高级专家郑康彬、养老金问题专家 Stuart Leckie 等专家的讨论。当然,文章的所有问题和不足之处由作者负责。 2 用名义 GDP 增长率作为折现率计算。  1    一  引言  本研究用一套在多方面改进后的人口预测模型和养老金收支模型,估算了中国城镇职工养老 金(包括企业职工养老金统筹账户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体系在今后 38 年将面临的收支缺口, 并分析了产生这些缺口的具体原因和模拟了若干改革方案。 中国养老金体系将面临的两大主要冲击,一是人口老龄化,二是养老金体系从单一支柱向多 支柱转轨导致的成本。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养老金的冲击,有很大一部分可以归因于建国后中国人 口相关政策的变化。七十年代人口生育政策转变后,中国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从 3 以上逐渐下降到 1 近年的 1.6 左右 。 生育率大幅下降带来的重要影响是,在今后几十年内,中国老年(退休)人口 将快速上升,而八十年代后的新增人口相对较少,劳动力供给(缴费人口)将出现负增长。 老年人赡养率是老人人口与劳动力人口的比率,代表了一个经济体内单位劳动力所负担的老 年人口数量。从目前的人口数据来看,中国的老年人赡养率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从图 8-1 中 的联合国人口数据可以看出,中国

文档评论(0)

wq6403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