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临床技术操作规范_临床营养科分册(试行,原始文字版,2014年,中华医学会).pdfVIP

0临床技术操作规范_临床营养科分册(试行,原始文字版,2014年,中华医学会).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临床营养科分册 (试行) (2010 版) 中国医师协会 编著 1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临床营养科分册 (试行) 编写说明 依据卫生部医政司《关于开展临床营养科设置试点工作的通知》(卫医政管便函 [2009]270号)文件要求,为规范试点医疗机构内临床营养科医疗行为,强化医疗过程中的 质量控制,中国医师协会组织临床营养科及相关学科专家在多方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基础 上,完成《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临床营养科分册(试行)》编写工作,并在参加临床营养科设 置试点的医疗机构内试行。 该书参考国内的 《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第 4 版)》、《上海市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肠外肠内营养学分册》等,以及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的相应《指 南》或《规范》。在此一并表示衷心地的感谢! 本《规范》共分为 7 部分,第一部分为消毒技术,介绍常用的消毒方法;第二部分为 营养门诊,介绍营养软件应用和食物模型应用;第三部分营养评价,介绍营养风险筛查、膳 食调查、人体测量、静息能量消耗测定、人体成分分析和实验室检查;第四部分肠外营养配 制室;第五部分肠内营养配制室;第六部分治疗膳食制作间和第七部分其他等内容。 因为时间紧促,书中难免有错漏之处,希望读者指出,便于再版修改。 2 目录 第一部分 消毒技术 一、消毒技术总论 二、紫外消毒技术 三、臭氧消毒技术 四、蒸汽消毒 五、洗手 六、细菌培养取样技术 第二部分 营养门诊 一、营养软件应用 二、食物模型应用 第三部分 营养评价 一、营养风险筛查 二、膳食调查 三、人体测量 (一)身高的测量 (二)体重的测量 (三)围度测量 (四)皮褶厚度测量 四、静息能量消耗测定 (一)仪器功能 (二)操作步骤 (三)结果评估 五、人体成分分析 (一)仪器功能 (二)操作步骤 (三)结果评估 六、实验室检查 (一)24 小时尿氮的测量 3 (二)尿肌酐测定 (三)尿半乳糖测定 (四)微量元素测定 (五)维生素测定 (六)快速反应蛋白检测 (七)食入物不耐受检测 (八)脂肪酸分析 (九)氨基酸分析 第四部分 肠外营养配制 一、肠外营养配制室 (一)肠外营养配制室要求 (二)肠外营养配制室的管理 二、无菌技术 三、肠外营养治疗的应用 (一)肠外营养治疗的监测指标 (二)肠外营养治疗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三)肠外营养的停用指征 四、肠外营养液配制 (一)肠外营养液的组成及每天需要量 (二)药物配伍禁忌 (三)药物相容性 (四)操作步骤 (五)支持途径 (六)输注方式 五、肠外营养输注途径操作规范 (一)周围静脉途径 (二)中心静脉途径 六、静脉治疗护理操作感染防控 第五部分 肠内营养配制 一、肠内营养配制室 4 (一)肠内营养配制室要求 (二)配制人员 (三)肠内营养配制室的操作规范 二、无菌技术 (一)操作原则 (二)器材 (三)操作步骤 三、肠内营养治疗的应用 (一)适应症 (二)禁忌症 (三)注意事项 (四)并发症及特殊情况处理 (五)监测 四、肠内营养制剂及配制 (一)理化性质 (二)低聚和单体配方的配制 (三)多聚配方的配制 (四)组件制剂配制 (五)特殊治疗用制剂 五、肠内营养输注泵操作规范 (一)选择原则 (二)注意事项 第六部分 治疗膳食制作 一、 称重膳食配制组 (一)糖尿病膳食 (二

文档评论(0)

小小紫色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