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章编号:1003-1421(20)09-00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1 转向架摇枕结构特点
图1 摇枕实体模型图
2 摇枕有限元模型
图2 摇枕有限元模型
3 载荷计算及工况
表1 转向架主要技术参数
参数 数值 最高速度 160 km/h 轨距 1 435 mm 轴重 18 t 转向架自重 5.2 t 固定轴距 1 900 mm 旁承中心距 1 520 mm 轴颈中心距 2 000 mm 轴箱弹性悬挂装置静挠度 空车挠度 25 mm 重车挠度 65 mm 当量挠度 40 mm 每轴箱弹簧组刚度 纵向刚度 10 MN/m 横向刚度 5 MN/m
3.1.1 垂向静载荷
n·PR-PT)=10×(2×18-5.2)=308 kN
式中:PR为允许轴重,t;n为转向架的轴数;PT为转向架的自重,t。
3.1.2 垂向动载荷
垂向动载荷Pd为:
Pdkdy×Pst=0.35×308≈108 kN
式中:kdy为垂向动荷系数。kdy的计算为:
kdy=(a+bv)/fj+dc/=(1.5+0.05×160)/40+1.65×0.427/≈0.35
式中:fj为车辆在垂向静载荷下的弹簧静挠度;v为车辆的构造速度;a为系数,取值1.50;b为系数,取值0.05;c为系数,取值0.427;d为系数,货车取值1.65。
3.1.3 垂向总载荷
3.1.4 侧向力引起的附加垂向载荷
Hk·h)/(m0×2b2)
式中:Hk为侧向力,包括风力Ha和离心力Hb;h值取决于 Hk,若为风力则h取车体侧面积形心至车轴中心线所在水平面之间的垂向距离h1,h1=2.487 m,若为离心力则h取车体重心至车轴中心线所在水平面之间的垂向距离h2,h2=1.435 m;2b2为轮对两轴颈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2b2=2.0 m;m0为车辆一侧的轴箱数,m0=4。
其中,Ha的计算:
Ha=PS
式中:P为风压力,S为车体侧向投影面积。由参考文献[4]可知,P=540 N/m2,S=46.01 m2,则Ha=25 kN。由参考文献[4]可知,Hb=0.1×2Pst62 kN。则每一轴箱的垂向增减载荷:
Pf=Pf1+Pf2=(252.487)/(4×2.0)+(621.435)/(4×2.0)≈19 kN
3.1.5 侧向力轮轨间作用力所引起的水平载荷
侧向力轮轨间作用力所引起的水平载荷Hk为:
Hk=Ha+Hb
式中:Ha为风力Hb为车辆通过曲线时的离心力Hk=25+62=87 kN。
≈49 kN,轮轨间的滑动摩擦力F=22.5 kN,则H/(4F) =49/90=0.544;由a与H/(4F)的关系图和a与Y1/(4F)的关系图[4],查得Y1=91 kN。则滚动轴承必须给予轴颈的作用力如下。
前轮对每侧轴颈:H1=22.5 kN,T1=22.5 kN;
后轮对每侧轴颈:H2=1 kN,T2=17 kN。
通过力和力矩平衡计算可得,摇枕所受横向载荷:=H=44 kN;摇枕所受纵向载荷:一侧承台受力17 kN,方向向后,另一侧承台受力6 kN,方向向前。
3.1.6 纵向力所引起的附加垂向载荷
式中:N1为车体自重产生的惯性力;N2为转向架自重产生的惯性力;N3为车辆所载货物产生的惯性力;h3为重载车体的重心至自动车钩中心线的垂向距离,h3=1.0527 m;h4为自动车钩中心线与心盘面之间的垂向距离,h4=0.215 m;L为车辆定距,L=15 mN1+N3=2 25062/72≈1 938 kN;N2=2 25010/72≈313 kN。
因此,纵向力引起的摇枕附加垂向载荷:Pc132 kN。
3.1.7 制动引起的载荷
(1)制动力由制动缸最大推力可知,每一制动吊梁端部最大受力23 kN,一侧受力方向向上,另一侧受力方向向下[4]。
(2)制动引起的附加载荷制动时,钢轨给予车辆的最大制动力F由下式决定:
F=P1μg
式中:P1为车辆垂向静载荷,即车体自重与载重之和,由参考文献[4]可知,P1取值61.6 t;μ为轮对间的粘着系数,一般取μ=0.25;g为重力加速度,计算时取10 m/s2。
在制动力F作用下,车辆的最大减速度:a=F/P1=μg=0.2510=2.5 m/s2 车体的纵向惯性力Q将引起前、后(按车辆运行方向)转向架的垂向增减载荷Pa,以及作用在转向架心盘处的水平载荷Ta,根据车体受力平衡,得:
Pa=Qh′/L,Ta=Q/2;
式中:h′为重载车体的重心至心盘面的垂向距离,h′=h3+h4=1.052 7+0.215=1.267 7 m;Q为车体的纵向惯性力,Q=F=P1a=2.5 P1。
制动载荷下,车体纵向惯性力Q=2.5 P1=15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红对勾】201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能升华作业34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doc
- 【化学】3.3.1《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教案(苏教版必修1).doc
- 【金榜学案】2011-2012版九年级历史上册2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新课标配套课件人教实验版.ppt
- 【考前三个月】2015高考生物(人教通用)二轮专题突破练:专题10植物的激素调节.doc
- 【课标人教版】2010年《高考风向标》物理+第2章+力+物体的平衡+第2讲+力的合成与分解.doc
- 【课标人教版】2010年《高考风向标》物理第10章电磁感应第3讲电磁感应定律的综合应用.doc
- 【名师点金】2013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4讲受力分析共点力平衡.ppt
- 【强烈推荐】高考化学最后冲刺专题六金属元素的梳理和综合.doc
- 【人教版三维设计】201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8讲常见的天气系统.doc
- 【人教版三维设计】201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8讲常见的天气系统64642.doc
- 【教学要求】:1掌握低腰鞋六条基本控制线的位置及作用;.ppt
- 【金属即热处理】7章单相固溶体合金及铸锭的凝固.ppt
- §5-1数字滤波器结构的表示方法一数字滤波器的概念1滤波.ppt
- 908近海海洋化学调查技术规程-第二部分海洋沉积化学要素调查.doc
-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测试题.doc
- 《电工电子技术》(第二版)节后检测学习解答.doc
- 【导与练】2015版高考生物考点分类汇编:专题23胚胎工程(近3年真题+模拟).doc
- 【价格】PCI模拟量输出卡12位DA精度8通道光电隔离型电压电流输出卡)系列)图.doc
- 【精选试题】高中数学专题名师精解“圆锥曲线”题.doc
- 【新课标月考】2013年高二下学期四月月考试卷-物理.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