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加强了国防建设,提高了军情传递的及时性与军队的机动性。 (4)加强了与世界的联系,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5)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互动探究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窃泰西各国,越重洋数万里来至中土……不啻出入户庭;至于遣将调兵,处分军事,虽悬隔山海,而如指掌,则尤以……之枢之。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利于19世纪中期列强侵略最为便捷的工具是什么? (2)材料二中图片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3)通讯工具的改进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1)电报。 (2)反映了电讯产业的快速发展。说明我国通讯工具变化巨大。 (3)加快了人们生活的节奏;提高了生活的质量;加快了信息的传递;提高了效率。 近代交通发展的特点 由上图信息可知,当时我国交通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 A.中西合璧 B.土洋分开 C.中西合一 D.土洋并存 导析:阅读图片“马车”与“汽车”并行,“土洋并存”。 答案:D 近代通信事业发展 1881年12月《花图新报》载:“中国之设电线(电报线)也,始于同治十二年,由上海达吴淞,长三十余里,接连海底电线……其经费出自中国,操持仍属西国。后因台湾有事,力筹防御,电线公司请于闽督……光绪七年,将造电之物料,运至台湾。自台湾府城直达大高(地名),约百里,皆电报局学生经办,无西人襄助。”从上述史料中,可得出的正确历史信息有( ) ①有线电报进入近代中国最早是在上海 ②中国最初架设电报线时主要依赖外国 ③中国自主创办的有线电报最早出现在台湾 ④台湾架设电报线最早是出于军事目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④ 导析: 答案:A 审读 题干 从“中国之设电线(电报线)也,始于同治十二年,由上海达吴淞”,可知①正确; “其经费出自中国,操持仍属西国”可知②正确; “光绪七年,将造电之物料,运至台湾”“皆电报局学生经办,无西人襄助”可知③正确; “后因台湾有事,力筹防御”可知④正确,故选A项。 【学思之窗】 请谈谈,火车机车的不断改进,给国民经济发展、百姓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 答案要点:(1)火车机车的不断改进,极大地推动了各地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使人畅其途,货畅其流,从而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2)火车机车的改进,使人们的出行更加便利和舒适,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促进了信息的传播,开阔了人们的眼界,给百姓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请回答:近代以来中国的交通和通讯工具是怎样发展变化的? 答案要点:(1)近代以来交通工具发展涉及轮船业的演变、铁路的发展、机车制造方面的新突破、汽车和公路修筑技术、飞机设计和制造等五个方面。以铁路的发展为例,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擅自修筑淞沪铁路,不久被拆除。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陆续修建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 路网的基本格局。民国建立后,铁路发展缓慢,特别是西北、西南与内地没有铁路交通。建国后,相继修建了宝成、兰 新等铁路,加强了西北、西南地区与内地的联系。20世纪90年代,国家加快铁路建设。到“九五”期末,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特别是京九铁路的建成,更是加强了香港特别行政区与祖国首都的联系。 (2)近代以来通讯工具的发展变化主要有:①电报方面,19世纪70年代,丹麦的电报公司私自把电报线架设到上海,并建立第一个电报机房。随后,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了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从此,清政府开始在各省架设有线电报线路,形成四通八达的电讯网络。20世纪初,上海崇明还装置无线电台,设无线电报局。后来,无线电台也在各地陆续开设。 不过,当时电报主要用于军事或供官商通报,普通百姓很少使用。②电话方面,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20世纪初,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形成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电讯网络。到2003年末,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均跃居世界第一位。从20世纪90年代起,机关、企业开始使用传真机。 二、学习延伸 请回答:上述两种意见,你赞成哪一种?理由是什么? 答案要点:同意第一种观点的理由是:“要想富,先修路”,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通讯和交通发达是经济起飞的前提,高速公路在中短途运输中效率最高,虽然现在利用率不高,但从长远来看,它必定会拉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同意第二种观点的理由是:高速公路的成本大,在中国现今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多条公路的修建必然会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数学】2013年高考真题 全国卷(文)解析版1.doc
- 【数学】2013年高考真题 山东卷(文)解析版.doc
- 【数学】2013年高考真题 陕西卷(理)解析版.doc
- 【数学】2013年高考真题 陕西卷(文)解析版.doc
- 【数学】2013年高考真题 新课标I卷(文)解析版.doc
- 【四川专用】201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案:第六章《三重对比突破辨析选项正误的瓶颈》20.doc
- 【四川专用】201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案:第七章《鉴赏散文表达特色》22.doc
- 【四川专用】201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案:第十章《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和拟题》29.doc
- 【四川专用】201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案:第四章《分析概括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17.doc
- 【四川专用】201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案:第四章《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18.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