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融生态视角下的金融发展与法律规制
—基于“中等收入陷阱”与“依附论”的思考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Legal Regulation
under the Financial Ecological Perspective
——the Thought based on the Middle Income Trap
and Dependency Theory
程雪军
摘要:民间金融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其市场定位很是模糊,直到2011年11月中央政府将民间金融认定为市场经济的有益补充,首次明确表明了民间金融的地位。但是在金融体系创新与监管之间,在国家金融与民间金融层面,在国内金融与国际金融层面,都需要法律规制为先导,以金融发展为目标,以金融生态平衡和科学发展为最终目的。同时要注意以全球化为前提,网络化为中介,金融化为关键,核心就是在法律规制的前提下实现金融创新,这样才能实现“中等收入困境”与“依附论”下的突围,最后实现如历史发展规律下的超越,实现真正的富国强民。
关键词:金融生态 法律规制 中等收入陷阱 依附论
作者简介:程雪军(1987-),男,江西景德镇人,同济大学中德学院经济法硕士;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学硕士。
悬在我国市场经济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回顾2011年,浙江温州因为民间金融导致大批商人“跑路”;内蒙古鄂尔多斯也因为民间金融而导致房地产“鬼城”;金融界的“老鼠仓”以及证券操纵乱象丛生。分析2010年,2011年的经济数据,我国GDP增速一直在递减,我认为,这比较恰当地反映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转型时期一直面临的“中等收入陷阱”,同时也隐示了一直以来悬在我国市场经济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金融发展与法律规制问题。
根据2011年度宏观经济数据,2011年前三季度GDP增长率不断放缓,而CPI增长率在不断升高,这反映实际增长率在不断递减,而这三季度也是这几年我国民间借贷问题最频发的季度。也许这其中有很多的解释,比如世界经济危机的余波、房地产的泡沫、经营环境的恶化、人口红利的消逝、自然灾害的贫乏、欧美债务危机等。但我认为,金融发展与法律规制问题却是一个长期以来被低估的重要因素,所以本文我从金融生态视角下基于“中等收入陷阱”与“依附论”的思考来阐释金融发展与法律规制。这个问题如果处理得当,将会极大地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反之,则可能会导致乱象丛生,经济放缓,阻碍社会进步。
隐于我国市场经济内的“经济怪圈”与“博弈困境”
世界银行《东亚经济发展报告(2006)》提出了“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 Trap)的概念,基本涵义是指:即鲜有中等收入(3000-10000美元)的经济体成功地跻身为高收入(10000美元)国家,这些国家往往陷入了经济增长的停滞期,既无法在工资方面与低收入国家竞争,又无法在尖端技术研制方面与富裕国家竞争。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201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400美元,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偏上国家的行列。人民论坛杂志在征求50位国内知名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列出了“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十个方面的特征,包括经济增长回落或停滞、民主乱象、贫富分化、腐败多发、过度城市化、社会公共服务短缺、就业困难、社会动荡、信仰缺失、金融体系脆弱等。
从世界银行的标准以及人民论坛杂志的征求意见来看,我国国家已经开始步入“中等收入陷阱”,而且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难以逃脱这种陷阱,典型如阿根廷则在1964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就超过1000美元,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上升到了8000多美元,但2002年又下降到2000多美元,而后又回升到2008年的8236美元。拉美地区还有许多类似的国家,虽然经过了二三十年的努力,几经反复,但一直没能跨过1万美元的门槛。还有东南亚等国家,比如马来西亚、菲律宾。虽然世界上也有成功逃离这种陷阱的国家,比如日本和韩国,日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1972年接近3000美元,到1984年突破1万美元。韩国1987年超过3000美元,1995年达到了11469美元。从中等收入国家跨入高收入国家,日本花了大约 12年时间,韩国则用了8年。但是从世界整体绝大多数而言,还是难以逃离“中等收入陷阱”的厄运。那么究竟处于何种原因导致这种似乎难以去除的厄运频发呢?
在20世纪50-60年代,产生了一种“依附论”的理论,又称“外围——中心论”,一种研究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相互关系的理论学说。他们认为,世界被分为中心国家(发达国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