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隐失驻波、负折射材料(NIM)在全内反射荧光显微术下的综合应正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102206)摘要:针对隐失波最新发展及应用,查阅了前人所写论文 (蒋练军、金辉霞, 2006) (王琛、王桂英、徐至展, 2004) (王晓秋、吴世法、简国树、王克逸、王景芝、潘石, 2003) (王琛、王桂英、徐至展, 全内反射荧光显微术, 2002) (范路生、薛轶群、王晓华、王钦丽、林金星, 2011),综合考虑到负折射率材料对隐失波振幅的增益和两束光波全内反射形成的隐失驻波,可做如下设想:采用隐失驻波照亮荧光标记样本并采用负折射率材料制成的扁平镜头用以显微镜聚焦,可以达到分子级别的小范围照亮和高分辨率测量。关键词:隐失波、负折射率材料、全内反射、超显微技术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evanescent wave the latest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refer to the previous paper .Comprehensive considering the negative refractive index material on evanescent wave amplitude gain and two beam of light wave 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formation of evanescent standing wave, can play the following ideas: the evanescent standing wave light fluorescent marker sample and the negative refractive index material made of flat lens to focus microscope, can achieve the molecular level of small range light and high resolution measurement.Key words:Evanescent wave, Negative refractive Index Materials(NIM), 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Ultra micro technology 0引言(引用自 (王琛、王桂英、徐至展, 全内反射荧光显微术, 2002))自世界上第一台光学显微镜问世以来,显微科学取得了迅猛的发展。人们逐渐地改进了成像质量,而且各种新的光学显微镜也应运而生,如偏振光显微镜、相差显微镜、倒置显微镜。但是传统的光学显微镜由于受到光瞳远场衍射效应的影响,存在分辨极限,瑞利将之归纳为,其中λ为成像光波波长,NA为物透镜的数值孔径。因此,对可见光来说,光学显微镜空间分辨极限~250nm。从应用的角度,传统的光学显微术无法满足更高的分辨率要求。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SNOM)通过光探针探测样品表面隐失波的超高频信息,可获得纳米尺度的分辨图像,并可对生物样品进行无损探测,维持生物样品的活性,并能给出样品的形貌图像和折射率图像。仅采用隐失波全内反射荧光显微术,它的荧光激发深度就能达到~100nm的薄层范围内,从而成为研究细胞表面科学如生物化学动力学、单分子动力学的最有前途的光学成像技术。而采用隐失驻波和负折射材料技术,能将空间分辨率将至100nm以下。1全内反射及隐失波当光波从光密介质到光疏介质传播,且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就会发生全反射。考虑光波从玻璃(折射率取为1.52)表面射入溶液(折射率取为1.33)中的情形,当发生全反射时,光会在界面上完全反射而不进入液体溶液中。这是我们一液中,在平行界面方向传播一段距离,如图表 1在垂直界面向溶液方向光强随着与界面距离增加成指数递减。Incident beamReflected beamEvanescent wave图表 1人们定义隐失波进入样品的深度d为其强度衰减37%时的深度由于隐失波在两种介质界面处的衰减,它只能激发样品靠近盖玻片处的一薄层区域内(大约(100~200 nm)的荧光基团,因此有更高的信噪比,使其在z轴的分辨率得到显著提高。2全内反射荧光显微术(TIRFM)由于发生全内反射时,在低折射率介质中隐失波的典型渗透深度一般在100nm量般所理解的全反射。然而,由于波动效应,光会有一部分能量穿过界面渗透到溶级。如果样品紧贴界面放置,则隐失波对样品的垂直照射深度也为~100nm,只有这个小范围内的荧光分子将被激发,而在这个范围以外的荧光分子则完全不受影响。(引用自 (王琛、王桂英、徐至展, 全内反射荧光显微术, 2002))到目前,科学家们已发展了多种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