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城市边缘区地域特征属性的界定方法研究.doc
基于熵权的城乡结合部地域特征属性模糊界定研究
孙世民1 ,李世峰2
(1.山东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2.中国农业大学,北京 100083)
摘 要 准确界定地域特征属性是制定加快城乡结合部科学发展策略的前提。本文在述评前人关于城乡结合部地域范围划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城乡结合部地域特征属性划分研究的新思路,构建出了基于熵技术的城乡结合部地域特征属性模糊界定方法。对北京城乡结合部内4个地域单元的地域特征属性界定结果表明,城乡结合部的地域特征属性与空间属性不完全一致,初步印证了本文构建的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系统分析;地域特征属性界定;模糊综合评价;城乡结合部;熵权
A Study of Fuzzy evaluation for Characteristic Attribute of Combination zon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Based on Entropy Weight
SUN Shi-min1,LI Shi-feng2
(1.College of Economy and Management,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ian 271018, China;
2.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 new thought of study on partition of combination zon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is put forward, and a fuzzy evaluation method is formed comprehensively and systematically based on entropy weight, according to a commentary on existing research. Taking Beijing city as example of study, the attribute of the four geographical units is apprais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characteristic attribute is not same as the special attribute fully in combination zon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nd it confirmed elementary that the method given by author is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Key words:system analysis; zone characteristic attribute evaluation;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combination zon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entropy weight
0 引言
城乡结合部是位于城市建成区与广大乡村地区之间,既不同于典型城市又有异于典型农村的区域,发展进程具有变性加速性、母城依附性、初期无序性和环境双刃性等显著特征[1]。特殊的经济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明显的特征使城乡结合部既是统筹城乡社会经济、解决三农问题、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沿阵地,又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等问题最多、矛盾最突出的地带。因此,科学制定有针对性的策略,以尽快缩短无序期,实现城乡结合部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迫在眉睫。而这必须以准确界定城乡结合部的地域特征属性为前提。本文在述评城乡结合部地域范围划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熵权的城乡结合部地域特征属性模糊界定方法。
1 城乡结合部地域范围划分方法研究述评
现有研究述评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关于城乡结合部地域范围定量划分的研究陆续出现,较具代表性的划分方法有人口密度梯度率分析法[2]、断裂点分析法[3]、景观紊乱度分析法[4]和突变检测分析法[5],详见表1。
作者简介:孙世民(1962-),男,山东省莒县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战略管理与决策分析;
李世峰(1968-),女,内蒙古包头人,博士,研究方向为区域规划。
表1 国内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地域范围划分方法
项 目 人口密度梯度率法 断裂点分析法 景观紊乱度分析法 突变检测分析法 时间与代表人
研究对象
研究角度
划分临界点
划分结果 1995年,顾朝林
上海市
城乡社会“板块”划分
密度梯度率突变点
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