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内生菌与分离与脂肪酸鉴定.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龙眼内生菌的分离与脂肪酸鉴定 朱育菁,王秋红,陈 璐,林抗美,刘 波* (福建省农科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03) 摘 要:对龙眼“福眼”果实的内生菌进行分离纯化和脂肪酸鉴定。鉴定结果表明在龙眼果实中检测到分属于肠杆菌属(Eterobacter)、果胶杆菌属(Pectobacterium)、克吕沃尔菌属(Kluyvera)和沙门氏杆菌属(Salmonella)的内生细菌,以及分属于枝孢霉属(Cladosporium),柱顶孢霉属(Scytalidium),外瓶霉属(Exophiala)的内生真菌。 关键词: 龙眼;内生菌 中图分类号:Q9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Isolation and Fatty-acid Identification of Endophytes in Longan ZHU Yu-jing, WANG Qiu-hong, CHEN Lu, LIN Kang-mei, LIU Bo (Agricultural Bioresource Research Institute,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uzhou 350003, Fujian China ) Abstract: The endophytes in longan (Dimocarpus longgana Lour.) were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by fatty-acid technolog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ndophytic bacteria belonging to Eterobacter, Pectobacterium, Kluyvera, and Salmonella were detected in the fruit of longan, as well as the endophytic fungi belonging to Cladosporium, Scytalidium and Exophiala. Key words: Dimocarpus longgana; Endophyte 自1898年Vogl从黑麦草种子内分离出第一株内生真菌以来,植物内生菌作为一种新的微生物资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1]。人们发现植物体内存在大量有益的内生细菌和内生真菌,这些内生菌在植物体内能产生多种生物学作用,可以提供植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如氮源(内生共生固氮)及一些激素,参与植物的防卫功能,能够促进植物快速生长,增强植物抗逆境、抗病害、抗动物危害的能力[2]。 龙眼(Dimocarpus longgana Lour.)是亚热带名优水果,营养丰富,香甜可口,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作用,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但龙眼成熟期在8~9月高温季节,采后生理代谢旺盛,鲜果易变色、变质、不耐贮运,在28℃室温下,一周左右全部变质腐烂。而我国龙眼保鲜贮运技术的研究滞后,鲜果销售受到限制,难以大批量远销和出口。在世界范围内,龙眼的保鲜、加工技术问题还是一个还无法彻底解决的技术问题。 脂肪酸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物质,细菌的细胞结构中普遍含有的脂肪酸成分与细菌的DNA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各种细菌具有其特征性的细胞脂肪酸指纹图谱[]。国内外已有把脂肪酸用于细菌鉴定的报道[]。本研究采用脂肪酸鉴定技术对龙眼的内生菌进行分离与鉴定,以期为龙眼腐烂机理的研究与生物保鲜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龙眼采自泉州农科所基地,品种为“福眼”,采摘时间为2006年8月,龙眼生长期为成熟期。 1.2 培养基与试剂 内生细菌分离与增殖培养均采用NA培养基,内生真菌分离与增殖培养均采用PDA培养基。内生细菌脂肪酸提取培养基为TSBA培养基:胰蛋白胨大豆肉汤(Tryptic soy broth,TSB)30 g+琼脂15 g+水1000 mL(TSB购于Fisher公司)。内生真菌脂肪酸提取培养基为SDB培养基:沙堡氏葡萄糖肉汤(Sabouraud Dextrose Broth,SDB)30 g+水1000 mL(SDB购于Fisher公司)。内生菌脂肪酸提取试剂有①皂化试剂:氢氧化钠45 g+甲醇150 mL+水150mL;②甲基化试剂:6N盐酸325 mL+甲醇275 mL;③萃取试剂:正已烷200 mL+甲基叔丁基乙醚200 mL;④洗涤试剂:氢氧化钠10.8 g+水900 mL(配制方法由MIDI公司提供)。 1.3 龙眼内生菌的分离 采用植物表面消毒法对龙眼果实的部分果皮和果肉进行表面处理后,并以不同培养基进行内生细菌和真菌的分离。根据

文档评论(0)

bhyq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