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三章环境影响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环境影响分析.doc

第一章 规划概述 1.1 规划背景 黄河河口三角洲位于渤海湾与莱州湾之间,是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改道夺大清河后入海流路不断变迁而发展形成的,一般指以宁海为顶点,北起徒骇河口,南至支脉河口,面积约6000多km2的扇形地区。黄河水少沙多,河口海洋动力相对较弱,不能将进入河口的泥沙全部输送到外海,致使河口长期处于淤积、延伸、摆动、改道的频繁变化状态。入海流路的不断变迁,不但对黄河下游河道的冲淤变化产生影响,而且对河口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由于受河流、海洋、陆地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动力系统的共同作用,黄河河口三角洲是多种物质、能量体系交汇的界面,加之成陆时间较短,植被与土壤发育年轻,使该地区又具有生态脆弱的特点。黄河河口地区北靠京津塘,南连山东半岛,是环渤海经济区和黄河经济带的结合部,也是海陆连接东北和中原两大经济区的重要通道,区内石油、土地、海洋等自然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人民治黄以来,随着河口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石油工业的发展,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黄河河口的治理和开发。自1950年以来,先后进行了三次有计划地人工改道,修建了防洪工程,初步形成了防洪工程体系,黄河三角洲沿海地区陆续兴建了防潮工程,初步形成了以开发利用黄河水资源为主体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工程体系,河口治理开发对减轻黄河下游河道淤积、保障黄河下游防洪防凌安全、减少风暴潮灾害以及促进了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黄河河口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黄河河口仍然是多泥沙河口,河口淤积延伸对黄河下游河道的防洪减淤产生不利的反馈影响;二是现行清水沟流路防洪工程不完善,防御洪水能力低;三是防潮工程体系不健全,风暴潮灾害威胁严重;四是当地水资源短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资源污染和浪费严重;五是在生态胁迫和干扰影响下,生态失衡问题尚未得到控制;六是河口管理涉及多个管理主体,各个管理主体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不适应黄河河口治理形势的需要。 长期以来,水利、石油以及地方等部门对黄河河口治理开发进行了大量的科研和规划等工作,先后提出了《黄河入海流路规划报告》、《黄河入海流路治理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等一系列相关研究成果。1997年按照水利部的安排,黄河水利委员会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展了黄河河口治理规划,2000年提出了《黄河河口治理规划报告》,2001年开展了黄河河口泥沙问题研究工作。近年来以石油天然气开采和石油化工为主导的石油工业迅速发展,带动了河口地区其他行业的蓬勃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黄河河口综合治理开发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为加快河口地区治理步伐和协调河口治理开发的管理,2004年,根据水利部安排和专家建议,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对《黄河河口治理规划》(2000年版)进行修订。.2.1 规划指导思想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贯彻国家新时期治水方针、《水法》和《防洪法》,全面落实《黄河河口管理办法》,正确处理黄河河口治理、生态环境保护、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河口治理要遵循黄河三角洲的自然演变规律,以保障黄河下游防洪安全为前提,以黄河河口生态良性维持为基础,充分发挥三角洲地区的资源优势,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河口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要服从河口治理的总体布局,并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从战略高度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分期实施,谋求黄河下游的长治久安并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2 规划范围和水平年 1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包括山东省东营市全部、滨州市部分地区及河口三角洲浅海海域,陆域面积8300km2,浅海海域面积约5300 km2。黄河河口地区水资源利用和保护规划范围为东营市全部,防潮规划范围为河口三角洲潮河河口~支脉河河口岸段。2、规划水平年 现状水平年为200年,规划水平年为2020年,备用入海流路规划远景展望50年以上。黄河河口地区水资源利用和保护规划与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相协调,规划水平年2020年,展望2030年。 .2.3 规划目标 规划目标 控制入海流路淤积延伸速率和河床抬高速率,充分利用入海流路行河潜力,相对稳定流路,河口河段达到防御设防流量洪水的能力,保障河口地区防洪安全。以黄河河口自然保护区淡水湿地需水、河口洄游鱼类需水和入海生态基流保证为重点,优化配置水资源,黄河正常来水年份保证利津断面非汛期最小生态流量,黄河干流水质达到Ⅲ类对河口自然保护区淡水湿地进行修复,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对自然保护区湿地进行相机补水,建立河口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促进河口湿地生态良性维持。通过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供水,有效缓解东营市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短缺问题,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和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按照50年一遇标准基本建成黄河河口三角洲防潮工程体系。建立符合黄河河口实际的黄河河口综合治理

文档评论(0)

天马行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