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节电子设备的基本构成.doc
第五章 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基础
一、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了电子设备的基本构成及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的制造工艺、发展现状、壳体及插接件的制造技术及电子设备的组装技术,以期使读者对电子设备的制造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本章的重点为电器元件的种类;机电元件的种类;CMOS的工艺流程; SBC工艺流程;整机组装的工艺过程及要求。学习的难点是集成电路的工艺技术和双极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可采用授课与自学的方式,比如第四节可安排自学。希望读者在学习本部分时,可参阅吴德馨等编著的《现代微电子技术》与王天曦等编著的《电子技术工艺基础》。
二、授课主要内容
计算机的基本构成
集成电路的制造技术
壳体及插接件的成形
4. 微机的组装
三、重点、难点及对学生的要求(掌握、熟悉、了解、自学)
重点了解计算机及电子设备的基本构造、发展现状及组装技术。
四、主要外语词汇
计算机:computer
集成电路:integraterl circuit, IC
半导体:semiconductor
继电器:relay
电子设备:electro-equipment
五、辅助教学情况(多媒体课件、板书、绘图、标本、示数等)
板书+多媒体课件+自学
六、复习思考题
1.电子元器件的三大基础元件是什么?
2.列举7种常用的继电器。
3.集成电路按制造工艺和结构可分为哪几种?
4.器件隔离的方式主要有哪两种?分别加以简介。
5.深亚微米CMOS工艺流程简介。
6.双极集成电路的制造工艺有那些?以SBC为例
7.列举几种常见的封装形式。
8.目前电子设备壳体主要成型方法有哪些?
9.列举几种紧固件和紧固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10.压接、绕接、粘接和铆接四种导线配置方法的区分。
11..整机组装的原则和工艺过程及其要求如何?
七、参考资料
1.吴德馨,钱鹤,叶甜春 ?现代微电子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6
2.王天曦,李鸿儒 ?电子技术工艺基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6
3.李爱菊,王守成,王素玉 ?现代工程材料成形与制造工艺基础?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7
4.宣大荣,韦文兰,王德贵 ?表面组装技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4.8
5.S·K·甘地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原理—硅和砷化镓?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86.12
6.沈文正,李萌波,胡骏鹏 ?实用集成电路工艺手册?宇航出版社,1989.10
7.[日]御子柴宣夫 ?常用电子材料?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1.5
8.生建友 ?电子设备结构设计的工艺性?制造与工艺,vol(102),p68
9.蒋志强,丁玉成,冯锡兰 ?接插件冷积压成形模具的研制与设计? 锻压技术,2002.6,p60
10.朱一青,夏袁勤,卓惠荣 ?接插件加工工艺探讨? 机床电器,2000.No.5 p7
11.《电子工业专用设备设计手册》编写组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设计手册-机箱?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0.4
12.[美]杰里米?瑞安 ?电子装配工艺? 北京:新时代出版社,1985.8
13. 陈冠方?电子设备制造工艺?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0.11
14. 吴汉森?电子设备结构与工艺?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5.11
15. [日] 田中和吉?电子设备装配技术?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8.6
第五章 电子设备制造基础
第一节 电子设备的基本构成
任何一台电子设备都是由控制电路、工作电路、输出电路、电源电路以及面板、机壳等构成。
一、电抗(reactance)元件
电抗元件包括电阻器(含电位器)、电容器和电感器(含变压器)三大基础元件。
1.电阻器
电阻器(resistor)可分为固定电阻器(含特种电阻器)和可变电阻器(电位器)两大类。
2.电位器与可变电阻(变阻器)
电位器(potentiometer)与可变电阻从原理上说是一致的,电位器就是一种可连续调节的可变电阻器。除特殊品种外,对外有三个引出端,靠一个活动端(也称为中心抽头或电刷)在固定电阻体上滑动,可以获得与转角或位移成—定比例的电阻值。其中非接触式电位器是一种新型元件,通过光或磁的传感方式取代通常电位器的机械结构,达到低噪声和长寿命的目的。另外还有目前使用逐渐增多的电子电位器或称数字电位器,实际上是数控模拟开关和—组电阻器构成的功能电路,仅借用“电位器”的名称而已。目前已有多种型号的数字电位器集成电路上市,其特性和应用与一般集成电路相同。
3.电容器
电容器(condenser)种类繁多,分类方式有多种,通常按绝缘介质材料分类,有时按容量是否可调分类。其中按介质材料可分为:有机介质、复合介质,无机介质,气体介质,电解质电容器。
4.电感器
电感器(inducer)一般又称电感线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