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种多用途直升机,也是新中国直升机科研应用的开端。.doc
直-5是我国制造的第一种多用途直升机,也是新中国直升机科研应用的开端。研制初期代号“旋风25”,原型为苏联米-4直升机。1958年2月,哈尔滨飞机工业公司按照苏联提供的全套图纸资料开始仿制米-4,1958年12月14日首次试飞,1959年初由国家鉴定委员会正式验收,投入批生产。63年9月21日航定委同意直5直升机优质过关,批准定型投产;其动力装置活塞-7于同年12月25日优质过关,投入批生产。共生产了545架。直-5可用于物资、人员输送、救生、边境巡逻。1980年停产。
直-5采用1台活塞-7气冷星形14缸发动机,功率1770马力(1250千瓦)。主螺旋桨直径21米,长为16.8米,高为4.4米。起落架为固定四点式,前起落架横向轮距1.53米,主起落架轮3.82米、前主轮距3.79米。机舱体积达16立方米,一个侧舱门,一个蚌式后舱门。一次可运载11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或8个伤员担架和1名医务人员。发动机舱位于机头,通过传动轴驱动机舱顶部的主旋翼和尾部的尾桨。驾驶舱位于机头前上部,两人机组,两人均可独立完成飞行操纵。可装载1.2吨货物,吊运时可运载1.35吨。
直-5的机舱内可装卸北京212A吉普,该吉普常用于作为78式82毫米无座力炮的载车,为空降兵提供火力支援。更大威力的是75式105mm无坐力炮,于1964年研制,可摧毁主战坦克、装甲车辆和坚固野战工事等,1975年设计定型。火炮由炮身和炮架两部分组成。采用了高、低压发射原理和炮口制退器与缩小喷口相结合的方法。仍由北京-212A轻型越野车携带。初速(破甲弹)503米/秒,最大射程(杀伤爆破榴弹)7400米,有效射程(破甲弹)1100米;直射距离(破甲弹)580米,射速5~6发/分,炮身长3409毫米。
米-4原型机飞行速度、巡航速度及升限不尽如人意,因此我国的直-5在其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进。原钢梁木结构旋翼被改换为全金属旋翼,提高了旋翼寿命和性能。另外在旋翼大梁内充高压气,加装压力探测器,监测是否有裂纹出现。尾桨在66年后改为玻璃钢制造。原有的机舱内可移动副油箱被取消,加装两个机体外侧副油箱。同时燃油箱改为薄壁设计。机身地板上开了一个650mm×900mm的舱底门(右图),便于空投吊挂货物。手摇的绞车改为电动。发电机功率由3千瓦提高到6千瓦。固定式的供氧装置改为更轻便的活动式。
更重要的性能改进是,最大平飞速度从185千米/小时提高到210千米/小时,巡航速度从140千米/小时提高到170千米/小时,动升限从5500米提高到6000米。为了提高高原性能,改进了总距-油门操纵把手,平原地区用小行程,高原地区用大行程,使得发动机进气压力大大提高,保证了在1500米高原上的飞行能力。
直-5装有一套适合夜间和恶劣气象下飞行的驾驶-飞行仪表,动力系统也有相应监测装置。其他设备包括CT-1无线电、WL-5无线电罗盘、WG-2A无线电高度表和JT-5A机内通话器。
直-5有一种武装直升机改型。机腹加装了一个12.7mm机枪枪塔,两侧携带火箭发射器。装备数量不明。 最上图中的直-5也是这一型号。
解放军陆航、海航和空军均有装备直-5,但已逐步退出现役。民用型的直-5也已接近使用年限,可用的已越来越少。朝鲜拥有30架直-5。
机长:25.015米机高:4.4米旋翼直径:21米空重:5292千克最大起飞重量:7600千克
巡航速度:160-210千米/小时最大速度:210千米/小时最大航程:780千米续航时间:3小时40分实用升限:6000米有地效悬停升限:2000米爬升率:4.3/秒
载重:1550千克外吊:1350千克
我国于70年代末购进了14架法国航宇工业公司研制的SA321“超黄蜂”大型多用途直升机,交由海军航空兵部队使用。该机型在法国于1966年开始交付使用,装备后成为我国第一代舰载机。随后,我国开始在“超黄蜂”得基础上仿制直-8。
当时直-8仿制成功曾经被看作中国陆航、海航的一大飞跃,因为这是我国第一种国产大中型多用途直升机。不想到头来直-8生产量很低,不超过20架。又变成了一个鸡肋。
直-8的研究工作由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与昌河飞机工业公司共同执行。1976年研制工作开始,首架原型机于1985年12月首飞,1989年11月通过国家技术鉴定,1994年12月设计定型。1989年,首架生产型直-8于交付海军航空兵使用。尽管直-8早已进入批量生产状态,但产量却很少,外界估计仅有15架。
直-8采用了常规的直升机总体布局,单旋翼带尾桨,旋翼为6片矩形胶接全金属桨叶,位于尾翼顶端的尾桨共5片。为适应水上用途,采用船形机身,水密舱,两侧有固定水陆两用短翼浮筒,可以进行水上起降。在陆上采用不可收放前三点式起落架。直-8采用3台涡轴-6型发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