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山东省选调生考试申论模拟题:断裂的责任与责任的断裂.docxVIP

2014山东省选调生考试申论模拟题:断裂的责任与责任的断裂.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山东省选调生考试申论模拟题:断裂的责任与责任的断裂.docx

2014山东省选调生考试申论模拟题:断裂的责任与责任的断裂 报载:通车不到一年的哈尔滨阳明滩大桥引桥突然坍塌,导致4辆大货车侧翻坠落,造成了3死5伤的惨剧。事故发生当天,在国新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安监总局发言人表示,哈尔滨阳明滩大桥发生断裂“肯定有问题”,并且透露,这起事故属于“较大”以上的等级,是由市政府调查处理,省政府挂牌督办。 2012年以来,类似的事故其实已经发生多起。以“桥梁垮塌”为关键词到网上搜索发现:8月8日在江西省广昌县、7月2日在浙江省杭州市、6月20 日在辽宁省抚顺市、5月21日在重庆市巴南区、5月13日在湖南省平江县、4月15日在山东省博兴县、3月12日在湖南省娄底市,至少还有7起桥梁断裂垮塌事故发生。另据媒体报道:在发生事故的哈尔滨市,从8月9—17日,9天中城区发生7起坍塌事故,致2死2伤,2车坠坑。 看到这些媒体信息,真是感到头皮发麻,借用一个时髦的词组,算得上是“步步惊心”——如今在中国的城市中,特别是经过大拆大建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中,出门可得小心,因为不知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就有个陷阱在地底下张着血盆大口等待着吞噬你。于是有网友黑色幽默了一下:是否用豆腐渣修桥铺路,在中国已经获得了国家级的发明专利。更有网友建言,媒体上应该每天刊登或播出公益广告:“出门有风险,走道须谨慎”。 不过,由于“垮塌事件”一而再,再而三地频频发生,人们的感觉或许逐渐会趋向多见少怪甚至有些麻木。就在此时,哈市一些政府部门的“太极功夫”又给了媒体吸引眼球的新亮点。据媒体报道:事故发生后,有记者试图查询桥梁断裂部分的施工单位的信息,但哈市建委表示,因为阳明滩大桥的施工指挥部已经解散,所以无法查询这段事故桥梁到底是哪家单位负责的。虽然最近又有报道:“经了解核查,此事(指上述建委的表态)并不存在。”而且施工单位在网上被“人肉”, “福建交建集团”已经被网友拉出来示众并最后得到官方的确认。但是,对哈市建委“无法查询”的乌龙,公众的态度则已经是:不管领导信不信,反正我信。 当然,公众持这样的态度也是因为这个超乎想象的回答太有才了。试想,按中国的国情,凡修桥必定会有“施工指挥部”,负责工程的一切事宜;而一旦施工完毕,此类指挥部也就必定会解散。如果指挥部的解散就意味着桥梁工程再无责任人,那一旦出事故也就没有问责的对象了——哈市建委的这套“太极功夫”甚是高明,可谓四两拨千斤,略施一招,一场风波便化于无形。 不过,再细细一想,按现行法律法规,当年签约总会有个甲方乙方,现在承担工程的乙方因指挥部解散而难觅其踪影,但甲方总是存在,而且很可能就是哈市某政府部门。古语道: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现在“指挥部”里的“和尚”撒丫子颠了,找不着了,但哈市某政府部门这座“庙”终究还在。看起来,如果找不出 “这段事故桥梁的负责单位”,相关部门的下一招恐怕就是“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了,至于是否属于“心太软”,就只能说天知地知。 但是,必须提醒的是:公众可能会猜测,这个“无法查询”的乌龙背后又藏匿着什么样的猫腻。有了这些年来逐渐积累的经验,公众对黑幕背后的游戏已然非常熟悉,编起故事来常常由不得你不信,更恐怖的是常常一猜就中。由于风波化于无形背后又隐匿着更大的风险,因此相关部门就非常识事务地改口了,竭力辩解 “没说过”——到底那个是真,那个是假?——呜呼,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还专门用图示标出:“事故发生地点位于桥梁整体的中部偏南,为上跨洪湖路的上行匝桥,事故匝道长121米,距阳明滩大桥南端3.5公里”。这么专业的表述似乎与公众关注的问责问题无关,垮塌的桥梁属于阳明滩大桥还是属于另外的建设项目,这很重要吗?捉摸起来,这个说法背后的潜台词是否就是:此桥非我批,此责非我担!说来说去,就是个责任问题,小说中的绿林好汉还知道“一人做事一人当”。 现如今,哪里出了事故,必定会有媒体报道出来,也必定会引起公众的关注,最终会有上级部门来对负有直接或间接责任的政府机关进行问责。于是,断裂的责任就常常会蜕变成责任的断裂。随之一个新词——危机公关——应运而生,而且风行神州。遗憾的是,现在的危机公关,大致上相当于“掩盖事实”+“推托责任”,意欲造成责任的断裂,而其后果则是政府的公信力大打折扣。 由此,想起一个国际惯例:引咎辞职。在中国,公众是把此当作一种行政处罚——丢官——来理解的。在中国官场上,“悠悠万事,‘双开’丢官,惟此为大”。因此,为了保官,在事故发生后,富有责任的人们就会使出浑身解数,力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国际惯例却不然,负有相关责任的官员在这样的情况下一般会提出辞职,其意义在于:此项事务是我负责的,如果我不离开领导岗位,就有可能妨碍调查。所以我辞职,一则表示我是清白的,经得起调查;二是表示我离开领导岗位,绝不干扰调查。如果关注一下,国外往往是先有辞职,后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iwen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