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学术思想蓬勃发展原因zxls.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學習重心:春秋戰國學術思想蓬勃發展的原因 春秋戰國期間出現的學術家派稱為九流十家,其名稱及起源如下: 家派 起源 儒 司徒之官(掌教育) 道 史官(掌歷史記錄) 陰陽 羲和之官(掌天文四時曆象) 法 理官(掌審理獄訟) 名 禮官(掌禮儀) 墨 清廟之守(看守宗廟) 從(縱)橫 行人之官(掌外交) 雜 議官(掌議政) 農 農稷之官(掌農事) 小說 稗官(記載街談巷議,以供君王了解閭里風俗) 參考班固:《漢書?藝文志?諸子略》(北京:中華書局重印本,1962年),第6冊,頁1728-1745。 下表是先秦儒、墨、道、法四派思想家的出身: 思想家 出身 孔子(前551-前479 孟子(前385-前303 荀子(約前313-前238 老子(比孔子約大二十多歲) 周王室管理藏書的史官 莊子(約前369-前286 墨子(約前468-前376 韓非子(約前280-前233 參考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孟子荀卿列傳〉、〈老子韓非列傳〉。 〈不同派別思想家的地理分布及文化背景表〉 文化系統 地域 國家 家派 儒 墨 道 法 殷文化 北 魯 孔丘 曾參 孟軻 墨翟 鄒 齊 彭蒙 田駢 接子→—————管仲 陳仲子 衛 卜商(?) 荷蕢 吳起(?) 商鞅 宋 莊周 蔡 長沮 桀溺 周文化 鄭 列禦寇(?) 鄧析 申不害 晉 魏 (吳起) (李克) (尸佼) 子華子 李克 尸佼(?) 韓 ←韓非 趙 荀況 (荀況) ←慎到→ 化外 秦 南 楚 老聃 環淵 狂接輿 李斯 註:()學在儒法之間;← →或 ←兼通道法 參考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0年)上冊,頁23-27。 〈先秦思想家交互影響圖〉 參考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0年)上冊,頁34。 建議討論問題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引文大意:孔子評論季氏說:季氏用周天子八八六十四人的舞樂,像這樣僭越禮制的事尚且狠心做出來,還有什麼事不狠心做呢? 引自楊伯峻譯注:《論語譯注?八佾》(香港:中華書局,1984年),頁23。 參考資料 封建制度下,不同的階級所用人數的舞曲也有不同,天子樂舞,八人一排,共六十四人;諸侯樂舞,六人一排,六排共三十六人;卿大夫四人一排,四排共十六人;士人兩人一排,兩排共四人。季氏身為大夫,只應用四人一排的樂舞,但他卻用了天子的樂舞,所以孔子說季氏是僭越禮制。 「當(嘗)察亂何自起,起不相愛。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謂亂也。子自愛,不愛父,故虧父而自利;弟自愛,不愛兄,故虧兄而自利;臣自愛,不愛君,故虧君而自利。此所謂亂也。」 引文大意:我曾經考察過混亂的起源,認為就是起於人與人不相愛。臣對君不忠,子對父不孝,這就是所謂亂了。子自愛不愛父,所以損害父親而自利;弟自愛而不愛兄,所以損害兄長而自利;臣自愛不愛君,所以損害君上而自利;這也是所謂亂了。 引自李叔漁註譯:《墨子今註今譯?兼愛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頁103-104。 漫畫:〈以正治國〉(節錄) 參考蔡志忠:《智者的低語:漫畫老子》(第廿六版)(香港:博益出版集團,1999年),頁109。 原文:「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 引自陳鼓應:《老子註譯及評介?第五十七章》(香港:中華書局,1987年),頁284。 「人主之所以身危國亡者,大臣太貴,左右太威也。所謂貴者,無法而擅行,操國柄而便私者也。所謂威者,擅權勢而輕重者也。此二者不可不察也。」 引文大意:做君主的為什麼會身死呢?因為大臣太尊貴,近臣有威勢。所謂尊貴,是不顧法制,任意行事,掌握國柄,營謀私利。所謂威勢,是憑借權勢,作威作福。這兩種情形,不可不多加注意。 引自邵增樺註譯:《韓非子今註今譯?人主》修訂本(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下冊,頁935。 下表是戰國時期孟嘗君、信陵君、平原君及春申君四大公子的養士情況: 諸侯國 公子 《史記》載四公子養士情況 齊 孟嘗君田文 孟嘗君在薛,招致諸侯賓客及亡人有罪(犯罪逃亡)者,皆歸孟嘗君。孟嘗君舍業厚遇之,以故傾天下之士。食客數千人,無貴賤一與文等(完全平等)。 趙 平原君趙勝 平原君趙勝者,趙之諸公子也。諸子中勝最賢,喜賓客,賓客蓋至者數千人。 魏 信陵君魏無忌 公子為人仁而下士,士無賢不肖皆謙而禮交之,不敢以其富貴驕士。士以此方數千里爭往歸之,致食客三千人。 楚 春申君黃歇 春申君客三千餘人。 參考司馬遷:《

文档评论(0)

chqs5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