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超超临界汽轮机叶片用1CR11MoNiW1VNBN钢的研究论文.pdfVIP

超超临界汽轮机叶片用1CR11MoNiW1VNBN钢的研究论文.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9.03 中国扬州 600M、Ⅳ/1000Mw超超临界机组新型钢国产化研讨会 超超临界汽轮机叶片用 1CR1 1MoNI WlVNBN钢的研究 牛丽梅孙福民 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市香坊区大庆路345号150046 摘要:本文研究了1CrllMoNiWlⅥ妯N不锈钢不同热处理后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它的强度随 回火温度的升高而下降,且在660℃以下快速下降,材料塑性随回火温度的升高而升高,1050℃ 的试样强度和塑性都比较高。冲击功随回火温度升高而先上升后下降再升高,在695℃处回火有 一个低点。综合分析得到最佳热处理制度为:1050℃淬火,660℃回火。 关键词:1CrllMoNiWlVNbN不锈钢;力学性能;热处理工艺;回火温度 0前言 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对电力的需求更是与日俱增。在我国,燃煤火力发电依然占据着主导 地位的今天,发展大容量、高效率、低污染的大型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满足社会发展对能源 的需求,实现循环经济和可持续性发展,具十分重要的意义。机组参数的提高,必然要求钢材能 在更高的温度下保持高的强度,因此高温材料是发电设备的支撑技术,是超临界及超超临界机组 设计制造中的技术关键点之一,发电设备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材料技术的发展水平。 汽轮机用钢的开发需要很长的周期,因此我国除了自主对汽轮机用钢进行开发和研究外,更 多的是沿用国外一些成熟的钢种并逐步进行国产化。早期应用于亚临界汽轮机高温段叶片和高温 紧固件的传统12%Cr马氏体耐热钢已经不能满足超临界、超超临界汽轮机高温段的使用要求。由 于提高了蒸汽压力和温度,对应用其中的高温材料的性能如高温持久强度和持久塑性、高温蠕变 性能、高温耐腐蚀性能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由于温度的提高,锅炉过热器和再热器部件 内壁剥落的金属氧化物造成的汽轮机喷嘴和叶片的固体粒子冲蚀现象也日益加剧,这也是超临界 汽轮机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国际上,目前普遍采用在传统12%Cr马氏体耐热钢的基础上进行改良的新型9~12%Cr马氏体 耐热钢作为超临界、超超临界汽轮机高温段叶片材料。国内曾经对应用于亚临界汽轮机高温段叶 片材料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对在更高温度下使用的叶片,包括对传统12%马氏体耐热钢的改良, 在此之前则几乎没有开展过任何研究工作。 12%Cr马氏体耐热钢。为了保证高温持久强度,对合金元素进行了调整并加入了一定数量的气体 元素N,这不仅会使钢在冶炼过程中遇到较大困难,还会使钢的Acl、Ac3、Arl、Ar3等相变点发 生变化。由此,将会影响到对热加工工艺和热处理工艺的重新调整和确定。 1试验材料 1.1冶炼方法 采用电炉真空感应+电渣重熔方式冶炼。 1.2、试验材料的化学成分 C Mn P S Si Cr Mo Ni W 0.16 0.54 0.010 0.004 O.06 lO.51 0.44 0.5l 1.74 V Nb N Cu Al Sb O Sn As 0.19 0.07 0.06 0.04 0.012 0.002 0.0035 0.001 兰0.001 2009.03 中国扬州 600MW/1000MW超超临界机组新型钢国产化研讨会 2热处理工艺参数与常规力学性能的关系 2.1室温拉伸试验 试验材料经过不同热处理工艺处理后的室温拉伸性能见图1。 2.2室温冲击试验 按GB/T229-1994《金属夏比缺口冲击试验方法》,在摆锤式冲击试验机上进行。试验材料经 过不同热处理工艺处理后的室温冲击性能见图2。 2.3硬度试验 按GB/T231.卜2002《金属布氏硬度试验第l部分:试验方法》,在HB3000布氏硬度计上进 行。试验材料经过不同热处理工艺处理后的室温硬度值见图3。 为 一 —T—E胁05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ubeiren_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