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7年的水沙变化趋势及其成因3.pdf
第 24 卷第 1 期 水土保持学报 Vol . 24 No . 1
20 10 年 2 月 J ournal of Soil and Wat er Con servation Feb . ,20 10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 1997 - 2007 年的水沙变化趋势及其成因
许 炯 心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 10 1)
摘要 : 基于近期水文泥沙和降水资料对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水沙变化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 1997 年以来 ,黄河
中游多沙粗沙区的水沙变化出现了新的特点 ,产沙量变化趋势发生了改变 ,表现出明显的减小趋势 。1986 - 1996
年间 ,河口镇至龙门区间平均产沙量为 5 . 08 亿 t/ a ; 1997 - 2007 年间 ,减小为 2 . 33 亿 t/ a ,减小幅度达 54 . 1 % 。
在总体上来看 ,从 1970 年开始 ,河口镇至龙门区间产沙量具有明显的减小趋势 。但在总体下降的趋势中 ,表现出
次一级的变化趋势 ,即产沙量先下降 ,在 1986 年达到最低值后再增大 ,在 1996 年达到最大值后再减小 。1998 -
2006 年 ,产沙量与降水量之间的决定系数仅为 0 . 0 17 ,二者不相关 ,产沙量的变化与降水量变化的关系不大 。这
说明 ,人类活动已经完全改变了产沙量与降水量关系 ,成为支配产沙过程的主导因素 。1997 年以后 ,水沙关系也
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1970 年以来 ,河龙区间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沙效益表现出复杂的变化 ,减沙效益先增大 ,达
到峰值后减小 ,减小到最小值后再增大 。人类活动对产沙量变化的贡献率呈增大趋势 , 1998 - 2006 年间人类活
动对产沙量变化的贡献率达到 65 % ,年降水量变化对产沙量变化的贡献率减小为 35 % 。1997 年以来河 口镇至
龙门区间产沙量的大幅度减少 ,与水土保持措施的加强 、大面积退耕还林草的实施 、淤地坝建设力度的大大加强 、
大面积封禁治理的实施和大规模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密切的关系 。
关键词 : 水沙变化 ;侵蚀产沙 ;人类活动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
中图分类号 :S157 ; TV 882 .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 10) 0 1000 107
Trend of Sediment Yiel d in the Coarser Sedimentproducing Area in the Middle
Yellow River Basin in the Period 1997 - 2007 and the Formative Cause
XU J iongxin
( I ns ti t ute of Geog rap hical S ciences an d N a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7基于改进距离的孤立点检测方法.pdf
- 18.我国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_孙松.pdf
- 18.钢纤维的分布和取向与钢纤维砼的强度.pdf
- 18浮动车数据路网时空分布特征研究.pdf
- 19.变革时期我国大学体育的组织与管理.pdf
- 19.天然泥沙对富营养化水体中磷的吸附特性研究.pdf
- 1942年中国北方八省市大旱的成因_董安祥李耀辉张宇.pdf
- 1948―2001年全球大尺度区域6~8月降水的长期变化.pdf
- 1951—2006年汕头雾变化的气候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pdf
- 1951—2008年太原市霜冻发生特征分析.pdf
- 2008参长江口沿岸碎波带仔稚鱼的种类组成及其多样性特征.pdf
- 2008年中国南方雪灾与平流层极涡异常的等熵位涡分析.pdf
- 2008年初珠三角地区罕见持续低温阴雨天气成因初探.pdf
- 2008年热带气旋对汕尾红海湾风电场发电量影响分析1..pdf
- 2009-01可再生能源资源与开发利用.pdf
- 2009-0641-04声波透射法在地下连续墙完整性检测中的应用.pdf
- 2009不同潜水埋深再生水灌溉夏玉米氮素运移试验研究.pdf
- 2009基于D—LOOP基因的中国沿海鳓鱼(ILISHAELONGATA)种群遗传结构研究.pdf
- 2009年春季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浮游植物_物种组成与粒级叶绿素a.pdf
- 2009珠江口冬季小型原生动物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