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第 18卷第 8期 中国冶金 Vo1.18,No.8
2008年8月 ChinaM etallurgy August 2008
Feo对烧结矿矿物组成和显微结构影响的研究
袁 慧, 周明顺 , 翟立委 , 李艳茹, 任 伟, 张立国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 中心,辽宁鞍 山 114021)
摘 要 :应用鞍钢现有 的矿石原料及辅助材料 ,通过改变配碳量使烧结矿 中FeO发生变化 ,其它化学成分保持不
变 ;利用矿相学研究手段分析 了FeO 的变化对烧结矿的矿物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影响,并从矿相学的角度提 出了鞍
钢在现有原料条件下生产烧结矿中FeO的适宜值 。
关键词:烧结矿;氧化亚铁;矿物组成;显微结构
中图分类号 :TF04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9356(2008)08—0006—04
InfluenceofFeO ContentonM ineralComposition and
】Ⅵicr0structureofSinter
YUAN Hui, ZHoU Ming—shun, ZHAILi—wei, LIYan—ru, REN W ei, ZHANG Li—guo
(TechnicalCenter,AnshanIronandSteelCoLtd,Anshan114021,Liaoning,China)
Abstract:TheinfluenceofFeO contentonmineralcompositionandmicrostructureofsinterhasbeenstudiedusing
mineragraphymethod.IntheconditionofAnshanSteel,sinterwithdifferentFeO contenthasbeenproducedwith
varioUscarbonrations.ThebettervalueforFeO contentofsinterhasbeenconfirmedafterthestudy.
Keywords:sinter;FeO ;mineraldistribution;m icrosturcture
烧结矿中Feo 的质量分数是评价烧结生产 的 中还原 区域扩大 ,氧化 区域缩小,即还原作用加强 ,
一 项重要综合性指标 。它不仅影响烧结生产的工序 FeO提高。
能耗,且影响炼铁生产的增铁节焦 ,烧结矿 中 FeO 本实验在铁料配比、碱度及烧结条件一致的情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出烧结过程的温度水平和氧位 的 况下,增加烧结混合料配炭量 ,以获得不 同FeO烧
高低 。当原料和工艺条件不变时,有一个烧结矿 结矿的方法 ,研究烧结矿不同FeO对烧结矿矿物组
FeO的适宜值 ,降低烧结矿中FeO有利于改善烧结 成及显微结构的影响。烧结实验配料 比情况见表 1,
矿的还原性,但其过低会恶化低温还原粉化性、冷强 烧结矿碱度 (R)控制在 2.15,w(MgO)一2.0 ,目标
度及烧结矿合理粒度组成等[1]。因此 ,通过分析 烧结矿 w(FeO)一7 ~13 。烧结杯实验后烧结矿
FeO的变化对烧结矿矿物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影 响, 成分见表 2,目标烧结矿 叫(Feo)一7 ~13 ,实际
找出其适宜值 ,对鞍钢的烧结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 烧出的烧结矿 w(FeO)一7.18 ~13.56 。
意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BAF反冲洗过程中悬浮物浓度的变化规律58993.pdf
- Blu-rayDisc与DVD双读写头技术.pdf
- BPL750keV束流输运线上四极磁铁的设计.pdf
- BP神经网络与广义RBF神经网络在产品寿命分布模型识别中的应用研究.pdf
- BRDF表面对一维梯度折射率介质内辐射传热影响_王志超.pdf
- BZ34油区明下段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及其油气勘探意义.pdf
- B气田主要成藏模式及其分布规律+--+宋岩+.pdf
- CaCO3纳米微粒的层状液晶模板法制备及其生长过程中的形貌演变.pdf
- CaO_SiO_2_Al_2O_3_MgO_V_2O_5渣系中钒还原动力学研究.pdf
- CCF--典型地质灾害链式机理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