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导性杀菌剂的特点 不同病原菌间的生物活性间的差异可因其积累、作用靶标和代谢等; 在植物体内传导或局部移动;具有治疗作用;移动性可分为:局部移动(霜脲氰);跨层移动(醚菌酯);向上传导(三唑类、);双向传导(乙磷铝、甲霜灵) 一、有机磷类杀菌剂 异稻瘟净(iprobenfos) 甲基立枯磷(tolclofos-methyl) 理化性质:原药浅棕色固体较稳定,酸碱介质分解。 剂型:20% EC 50% WP 作用特点:内吸,保护和治疗作用。对罗氏白绢菌、 丝核菌、黑粉菌、灰葡萄孢、核盘菌、青霉菌高效。 对疫霉、腐霉、镰刀菌五效。 混土、拌种、浸种或叶面喷雾。莴苣:0.5~1g/m2 乙磷铝(疫霉灵)phosethyl-Al 二、苯并咪唑和托布津类 与纺锤丝的β微管蛋白结合阻止其与α微管蛋白组装微管,或使形成的微管解装配,破坏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有丝分裂停止。 甲基托布津(Thiophanate-methyl) 噻菌灵(thiabendazole) 三、羧酰替苯胺类(噁噻英) 萎锈灵体外杀菌活活性强,体内及土壤中易被氧化成亚砜及砜衍生物,毒性仅为氧化萎锈灵的1/5000,一般只作种子土壤处理剂,不进行喷雾,残效期短。氧化萎锈灵体外杀菌活性弱,但体内稳定,不易分解,药效长,可防花生锈病,可做喷雾及种子、土壤处理。 萎锈灵及氧化萎锈灵是在内吸杀菌剂中较早作用于生物氧化的内吸剂,它影响呼吸链电子传递,作用点在琥珀酸到辅酶Q之间的还原酶系的特定部位—血红铁硫蛋白。不同生物的血红铁硫蛋白不同,其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不同,对萎锈灵类药剂的敏感性都不同,这就是影响到菌类的生物氧化而对作物无药害的原因。 萎锈灵能渗入萌发的种子而杀死种内的病菌,而氧化莠锈灵对锈菌孢子萌发不是完全抑制,只是延缓萌发时间。 拌种灵 Amicarthiazol 内吸性杀菌剂,兼有植物激素的作用。 以0.25%浸种防治红麻炭疽病,连续两年防治效果高达100%,拌种效果也在98%以上;防治禾谷类黑穗病、棉花角斑病效果相当于赛力散和两力生。对水稻白叶枯病及花生锈病也有防治效果。该品主要使用途径为拌种或浸种,一般使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3%~0.5%。 四、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 内吸和明显的熏蒸作用; 杀菌谱广,高效、用量低(鞭毛菌、细菌除外) 药效期长,一般有3~6周 抗药性产生相对较慢 如吡啶类、嘧啶类、哌嗪类、咪唑类、 三唑类、哌啶类、吗啉类 三唑类作用位点 三唑酮(triadimefon) 苯醚甲环唑 difenoconazole 25%EC 叶片吸收,有强的向顶输导和跨层转移作用。有很强的保护和治疗作用。防治水稻后期综合性真菌性病害对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和包括链格孢属、壳二孢属、尾孢霉属、刺盘孢属、球痤菌属、茎点霉属、柱隔孢属、壳针孢属、黑星菌属在内的半知病,白粉菌科、锈菌目及某些种传病原菌有持久的保护和治疗作用。 丙环唑 Propiconazole 25%EC 具有很好的内吸治疗作用,兼化学保护和抗产孢作用,谷类和果树叶班病,包括种传黑穗病。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特别是对小麦全蚀病、白粉病、锈病、根腐病,水稻恶苗病,香蕉叶斑病。 30%爱苗乳油 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新型高效杀菌剂,具有防治病害与调节作物生长的双重作用。 杀菌谱:黑星病、叶斑病、白粉病、锈病,水稻纹枯病、稻粒黑粉病、鞘腐病、稻曲病,小麦纹枯病、叶枯病、白粉病、锈病等 。 能增强植物的抗逆能力,使水稻叶色变绿,延缓衰老 。耐雨水冲刷,药效持久。 用药量:15-20毫升/亩; 与多菌灵由负交互抗性。广谱内吸杀菌剂,对 灰霉菌、尾孢菌、碳疽菌、黑星菌、青霉菌引致的 病害有预防和治疗作用,持效期长。 65%甲霉灵WP (万霉灵+甲基托布津) 50%多霉灵WP(万霉灵+多菌灵) 800-1200倍喷雾防治灰霉病、叶霉病、黑星病 特别是对苯并咪唑类有抗性的灰霉病有特效。 间隔7天一次连续3次;柑橘灰霉病、疮痂病连续 3次以上。 七、甲氧基丙烯酸酯类 1969年,捷克科学家Musilek V.在朽木的蘑菇中发现了黏蘑菌素(后来称之为strobilurin A)。1977年,德国的科学家在另一类蘑菇和真菌中发现了同类化合物strobilurin A。至上世纪80年代,捷利康和巴斯夫两家公司同时对该类化合物产生了兴趣在先导化合物中保留了作为活性部份的β-甲氧基丙烯酸结构,交换双键结合的苯基、嘧啶基等,以使其亲水亲油性平衡而提高渗透性。1996年两家公司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