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农业经济.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的变化: 1、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 A、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主持的都江堰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千里沃野“天府之国”。 B、战国时期:郑国(韩国人)主持的郑国渠(在秦国)——使关中平原成为沃野。 C、汉代:关中地区创造了一种“井渠”,至今流行于新疆吐鲁番、哈密一带干旱地区。东汉王景治理黄河,基本解除了水患。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始终。 汉景帝 无农不稳, 无工不富, 无商不活。 民间俗语 农业在我国古代有着怎样重要的地位? 正因为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 所以有句老话: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必修二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 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和耕作技术的进步 1、基础知识归纳: 唐代 汉代 春秋 战国 原始阶段 耕作方式变化 发展阶段 “刀耕火种”(耕种前……,耕种后用水……) 铁犁牛耕——曲辕犁(特点?) 铁犁牛耕(普及全国) “铁犁牛耕”(发达地区) 农用动力的革命;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东汉:从“二牛抬杠”发展到“一牛挽犁” 刀耕火种 铁犁牛耕 作用? 耕作方式发展变化 云南的“刀耕火种” 现代牛耕 “铁犁牛耕”(春秋战国) 曲辕犁示意图 仔细观察曲辕犁有哪些特点: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批准时间:2000年11月 世界文化遗产: 青城山与都江堰 ★遴选标准: 年代久远、唯一留存 地形复杂、生物多样 因时制宜、技术高超 经久不衰、利在千秋 郑国渠是公元前246年,秦王政采纳韩国人郑国的建议开凿。全长300余里,灌溉面积达18万公顷,成为我国古代最大的一条灌溉渠道。 1.“它是世界文化遗产,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成为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这段文字介绍的是 A.四川都江堰 B.大运河 C.八达岭长城 D.河北赵州桥 2.余秋雨先生写过这样一段文字,“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请你判断一下,余先生笔下的“它”指的是: A.郑国渠 B.都江堰 C.灵渠 D.大运河 典例 边疆地区的坎儿井 坎儿井起源于2000年前的汉代。它的特点是利用地面坡度引取地下水自流灌溉。据统计,吐鲁番盆地有坎儿井1237条,实际使用853条,总长度超过5000公里,总出水量每秒约10立方米。坎儿井由坚井、地下暗渠、地面明渠、涝坝四个部分组成。竖井最深的在90米以上,一般长3—8公里,最长的达10公里以上,年灌溉300亩,最好的年灌溉可达500亩。 *

文档评论(0)

xx88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