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低温逆境对黄瓜生长发育影响.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低温逆境对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 高福钊 霍建勇 (辽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沈阳110034) 黄瓜是人们喜爱的主要的蔬菜作物之一,黄瓜喜温、喜光,不适的温度影响黄瓜的正常生长发育。在逆境条件不仅影响了黄瓜的水分和矿质代谢,还影响着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造成黄瓜生长发育不良,产量、质量下降。近年来随着保护地生产的迅猛发展,低温逆境对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显得越来越突出。 1 不适低温对黄瓜生长发育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黄瓜最适的萌发温度为30℃,黄瓜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白天25℃左右,夜间13℃左右。黄瓜低温温度补偿点为3.3℃,低温下老叶的温度补偿点明显高于新叶(张振贤等,2003)。昼夜温度低于24/10℃,根系活力受到抑制,温度低于16/6℃时,根系活力下降30%-60%,低温对黄瓜幼苗的生物学产量的影响非常明显,对根系的影响大于对茎叶的影响,黄瓜幼苗根系忍耐低温的下限比茎叶高(王克安等,2000)。低温对发芽率的影响不大,仅延缓了发芽的速度。马德华等(1999)认为耐低温能力较强的自交系耐高温能力亦较强,而耐低温能力较差的自交系耐高温能力也较差,部分黄瓜品种的幼苗对不同温度逆境抗性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宋勇等(2003)试验表明黄瓜经低温(最适低温为10℃)或高温(最适高温为30℃)预处理4小时,在随后的高温(35℃)或低温(15℃)下萌发,能明显地提高其活力,说明黄瓜种子对高温和低温胁迫有交叉的适应能力。 2 不适的低温对黄瓜的细胞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低温不仅对黄瓜的形态特性造成影响,更重要的是对黄瓜的细胞生理生化特性产生影响。马德华等研究认为黄瓜幼苗在低温下细胞的膜脂过氧化程度明显加剧,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上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下降,POD活性的上升和CAT活性的下降与黄瓜幼苗耐性呈正相关。李淑艳等(2002)的试验表明在冷害温度下处理结束时植物体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CAT活性、POD含量均高于对照,在亚适温条件下SOD活性、脯氨酸含量高于对照,CAT活性则低于对照。 低温逆境诱导了抗氧化剂酶系的活力,植物体内抗氧化剂酶系包括SOD、POD、CAT,植物处于逆境条件下,细胞内活性氧(O2-、H2O2、OH-)的产生和清除的平衡遭到破坏,产生过多的活性氧,导致膜脂过氧化,从而造成对细胞膜的伤害。植物体内过多的活性氧的清除,主要依赖于抗氧化剂酶系统(韩建明等,1999)。 低温逆境还使脂类物质发生变化。杨玲(2001)用黄瓜子叶在15℃处理下,虽无可见的冷伤害症状,但类脂成分已发生显著变化,双半乳糖甘油二脂(DGDG)含量明显升高,而磷酸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大幅度下降,主要类脂半乳糖甘油二脂(MGDG)、DGDG及PC和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亚麻酸增多。说明黄瓜子叶在15 ℃下处理7天已经对低温产生了冷适应性。 3 低温对黄瓜光合作用的影响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为28-32℃,低温影响着黄瓜的正常的光合作用。低温条件下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加,温度逆境胁迫使叶绿素含量明显降低而且以叶绿素a下降为主,温度逆境胁迫后气孔导度 (Gs)下降,表观光合量子效率(AQE)和光合效率(CE)降低,说明叶片的光合机制遭到了明显地破坏(马德华等1999)。同等条件下低温锻炼的幼苗比未经锻炼的幼苗净光合速率降低较少,低温锻炼后和低温处理使幼苗气孔导度和叶肉细胞间CO2浓度降低,气孔限制值上升。未经锻炼的幼苗在净光合速率降低的同时叶肉细胞间CO2浓度增加,气孔限制值下降。说明非气孔因素是光饱和光合效率(Pn)降低的主要原因(庞金安和马德华,2000)。 低温下光照会加剧光合功能伤害。陈启林等(2000,2001)试验表明在5℃低温条件下光照处理,比黑暗处理对黄瓜叶片光饱和光合速率、表观光量子速率、CO2饱和光合速率和羧化速率明显下降,低温光照与黑暗对光合作用的差异不是因为气孔关闭,而是由于叶肉细胞光合活性的降低。PSⅡ光合中心受到较严重的光抑制,加NH4Cl和加ADP+Pi的Hill反应活性与基础Hill反应活性相差不大,从叶片中提取的叶绿素9-AA荧光猝灭能力消失,类囊体膜解耦联,类囊体跨膜质子梯度显著降低,ATP合成受限。光照明显加剧了低温对叶片光合功能的伤害。低温下光照加剧光合功能伤害的重要机理可能是由于Rubisco活化受到抑制。低温光照处理不仅使Rubisco酶活性降低,引起RuBP羧化限制加重,还较为严重地降低RuBP再生速率,加剧对光合作用的伤害。 低温对不同生态类型黄瓜的光合特性的影响不同。李长缨等(1997)认为冬春型黄瓜(如长春密刺、北京刺瓜)光补偿点受温度影响大。在亚适温弱光下,较夏秋型品种有较多的干物质积累。冬春型品种,在弱光下通过叶绿素含量

文档评论(0)

nnh9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