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湾水库浮游动物群落多样性研究.pdfVIP

杏林湾水库浮游动物群落多样性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第 7卷 第2期 集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V01.7 No.2 2002年 6月 JournalofJimeiUniversity(NaturalScience) Jun.2002 [文章编号]1007—7405(2002)02-0119—06 杏林湾水库浮游动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 卢亚芳,周立红,黄永春,黄世玉,蔡燕红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水产生物技术研究所,福建 厦门361021) [摘要]1999年 12月至2001年2月期间,对杏林湾水库浮游动物进行了8次调查,经鉴定共有浮游 动物 150种 ,大部分是淡水种类.经Berger—Parker优势度指数测定,主要优势种为淡水筒壳虫 (Tintinnidi— ttmfluviatile)、大弹跳虫 (HalteriagrandineUa)、多刺裸腹蚤 (Moinamacrocopa)、萼花臂尾轮虫 (Brachio— 淞calycfliorus),针簇多肢轮虫 (Polyarthratrigla)、球状许水蚤 (Schmackeri~ )、绥芬跛足猛水蚤 (Mesochrasuifunenss/)等 ,经过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的统计分析 ,6。站点和 1。站点Shannon.Wiener指 数较低,这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及 自然环境引起的. [关键词]杏林湾水库;浮游动物群落 ;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S932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杏林湾水库 (北纬24。35,东经 118。04)位于厦门集美区和杏林区的交界处,水库 1979年建 成,杏林湾水库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 18~21.5℃,变化范围在 13~33℃,水 库的库容面积 2.2km ,平均水深 2.5rn,最大深度 5.5rn,下游有一涵闸与海水相通.在水库两岸建 有连片鱼塘 (约3,000余亩),库内养殖有罗非鱼、罗 氏沼虾、鲢鱼、鳙鱼、斑节对虾.杏林湾水库 承接沿岸鱼塘的污水排放,集水区工农业和生活污水的排人. 浮游动物是水域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些经济鱼虾 类的重要饵料来源,其在食物网中居重要地位.因此,开展杏林湾 水库浮游动物的生态研究,对杏林湾水库养殖业健康发展和水域环 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采样分析 1999年 12月~2001年2月,每两月一次在杏林湾水库进行了 8次采样调查.根据水库的自然形态,共设置 7个采样点 (如图 1 所示).1采样点位于涵闸附近,与海水相临,3、7站点位于排 污 口附近.采水层次依水的深度而定,3m 以内设表层 (距水面 0.5m),3m以上设表层、底层 (距湖底0.5m),5m以上设3个 图1杏林湾水库采样点分布图 水层,定性样品用浮游生物网捞取,定量样品用有机玻璃采样器在各层取等量水样混合至 15L,用 [收稿 日期]2001—09—03 [基金项 目]福建省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 (B9910029) [作者简介]卢亚芳 (1963一),女 ,讲师,从事水生生物学研究 维普资讯 · l20 · 集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第7卷 25网过滤,鲁哥氏液和甲醛固定,浓缩.浮游动物定量分析依照文献 [1]进行. 1.2 计算方法 选以下公式进行生物指数的数理分析. 1)Shannon—Wiener指数 :H=一∑PilnP,其中P为属于第i种的个体数占群落总个体数 i=1 的比例,s为种类总数.2)Berger—Parker优势度指数[2】:,=Ⅳ一 / ,其中Ⅳ珈为优势种群数量 , 为全部种的种群数量. 2 结果 2.1 主要理化因子的变化 表 1列出了杏林湾水库环境因子的调查结果 表 1 杏林湾水库环境因子的数据 (平均值) 2.2 浮游

文档评论(0)

bhyq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