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离散颗粒单元模拟无黏性土工程力学性质.pdfVIP

三维离散颗粒单元模拟无黏性土工程力学性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0卷 第2期 岩 土 工 程 学 报 Vol.30 No.2 2008年 2 月 Chinese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Feb., 2008 三维离散颗粒单元模拟无黏性土的工程力学性质 罗 勇,龚晓南,连 峰 (浙江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7) 摘 要:基于三维离散单元颗粒流理论,引入了在极限剪力状态下颗粒间可以发生滑动的接触本构模型,建立颗粒体 试样,并赋予颗粒相应的细观结构参数进行无黏结摩擦材料的三维应力应变数值模拟。通过大量的颗粒流数值试验, 从细观力学角度对砂土的工程力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的模拟研究。对砂土的室内常规三轴试验及其剪切带形成和发展进 行了数值模拟,分别对比了不同围压下三维颗粒体试样与室内三轴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基本再现了试样的加载曲线。 通过进一步分析颗粒细观结构参数变化对组成材料的宏观力学的影响及其剪切位移场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结果表明颗 粒介质之间的摩擦系数、颗粒组成材料的孔隙率对材料的宏观力学行为有比较明显的影响。研究的意义在于理想的颗 粒流数值模拟试验能够突破常规的室内土工试验能力及其局限性,对于砂土的细观结构的影响研究成为可能,并且揭 示了微观的一些规律,对今后的岩土工程的颗粒模拟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颗粒流理论;滑动模型;砂土;细观参数 中图分类号:TU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4548(2008)02 –0292 –06 作者简介:罗 勇(1977 – ),男,贵州毕节人,博士,主要从事软淤处理、基坑工程、边坡工程等岩土工程数值分析 和岩土计算力学研究。E-mail: luoyong7966@126.com 。 Simulation of mechanical behaviors of granular materials by three-dimensional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based on particle flow code LUO Yong ,GONG Xiao-nan,LIAN Feng (Institute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7, China) Abstract: The triaxial tests of sand by PFC3D (particle flow code in three dimensions) were simulated. The slip model was used to constitute samples of sand. The slip model provided no normal strength in tension and allowed slip to occur by limiting the shear force. Preliminary study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oil was done by PFC3D numerical simulation through endowing appropriate micro-properties. Good agreement between the result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s and laboratory tests was shown. Macro properties of sand samples with various input parameters of particle elements were presented, and

文档评论(0)

nnh9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