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型蓄热室传热过程数值模拟及热工特性.docVIP

蜂窝型蓄热室传热过程数值模拟及热工特性.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蜂窝型蓄热室传热过程的数值模拟及热工特性 欧俭平2 吴道洪2 肖泽强1 1 410083 2 北京神雾热能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 100083? 要 介绍了高温空气燃烧过程中蜂窝型蓄热体的工作原理,并建立蓄热体三维非稳态传热数学模型,运用计算流体力学通用软件CFX4.3,对模型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现场测试情况吻合较好。 关键词 高温空气燃烧;蜂窝蓄热体;CFX软件;热工特性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HEAT TRANSFER PROCESS AND THERMAL PERFORMANCE OF HONEYCOMB REGENERATOR Ou Jianping2 Wu Daohong2 Xiao Zeqiang1 1 Schoo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 China 2 Beijing Shenwu 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 The operating principle of honeycomb regenerator in high temperature air combustion is introduced.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transient transfer of regenerator is established and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of honeycomb regenerator is studied by means of CFX code. The calculated results agree with on-site measurement very well. Key words: High Temperature Air Combustion; CFX code; Honeycomb Regenerator; Thermal Performance ?1 前言 高温空气燃烧技术是新兴的先进燃烧技术,具有显著的节能环保效果。燃烧系统中的蓄热体是这种燃烧技术的关键部件之一。九十年代初,日本工业炉株式会社田中良一领导的研究小组开始采用热钝性小的蜂窝式陶瓷蓄热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与球形蓄热体相比,蜂窝型蓄热体在比表面积、重量、压力损失、换向时间等方面具有极大的优越性[1]。在我国,蜂窝型蓄热体在蓄热式燃烧系统中的工业应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2],但对蜂窝型蓄热体的热工特性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本文建立了蓄热体三维非稳态传热数学模型,并运用大型的计算流体力学通用软件CFX4.3进行了计算。结合现场测试讨论了气流速度、换向时间等参数对蓄热室热工特性的影响。 2数值模拟 1所示。在加热期,流过格孔的高温烟气将热量传递给蜂窝陶瓷蓄热体;在冷却期,低温的空气以相反的方向流过格孔并获得热量。在高温空气燃烧过程中,蓄热体及流体的温度周期性随时间而变化。 为简化计算,作如下假设:各格孔内传热相同;忽略蓄热室的辐射换热和热损失;流体的热物性参数恒定不变;蓄热体具有各向同性的导热特性,其比热是一个关于温度的多项式;蓄热介质的表面积及质量分布均匀;烟气与空气的入口速度及温度在横截面上分布均匀,且不随时间变化;不考虑空气与烟气物性的差异对蓄热体特性的影响,在整个计算过程中都用空气作为传热介质。 图1 蓄热体工作原理图 图2 计算网格划分 2.1几何模型及网格划分 以现场实际使用的蜂窝型蓄热元件为对象,其壁厚0.5mm,蜂窝单元间距为3mm。蓄热室长度为600mm,每相邻四个格孔的中心连线围成一个正方形区域。如图2所示,以该区域和沿蓄热室长度方向构成的三维空间内的蓄热体作为计算区域。使用周期性边界,采用非均匀网格划分计算区域,计算网格数为 44×15×15。 2.2 控制方程组 对流体流动与传热的耦合过程,其模型可由下述控制方程组表示。 连续性方程:  (1) 动量方程: (2) 为Reynolds应力张量: (3) 能量方程:

文档评论(0)

nnh9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