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环境下洪灾保险供给决策.pdfVIP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臺灣經濟預測與政策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37:2 (2007), 75–110 不確定環境下的洪災保險供給決策 ∗ 洪 智 國立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 洪嘉宜 國立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碩士 關鍵詞: 不確定性、 天然災害、 洪災保險供給、 風險趨避、 預期效用 JEL 分類代號: G22, Q54 ∗ 聯繫作者: 洪 智, 國立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 臺北市 104 民生東路三段 67 號, 電 話: (02) 2500-9161; 傳真: (02) 2507-4266; E-mail: hung@mail.ntpu.edu.tw。 本文為行政院國家科學 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之部分成果 (計畫編號: NSC 91-2415-H-305-017-SSS), 承其經費補助, 謹誌 謝 。 作者非常感謝兩位匿名評審與編輯委員提供的寶貴意見, 其對於本文有極大之幫助。 惟所有文 責, 仍由作者自負。 摘 要 本文主要 目的, 在分析保險業者對於洪災保險承保的意願、 特性及分析 影響保費水準決策的重要因素。 透過對產業保險核保與精算人員的問卷調查, 藉由三種效用 引出法的分析結果, 發現洪災險虧損發生機率的不確定, 確實會 降低承保意願。 不管一般產物險確定獲利或存在風險, 可發現受訪者對於洪 災險皆會要求更高的費率, 而呈現模糊趨避現象。 另對於保 費水準決策影響 因素的分析, 發現影響保費決策的因素非常多元, 包含對於洪災的風險知覺與 損失成本、 政府的減災配套措施與保險公司 的風險忍受能力, 而不僅傳統強 調的災害損失發生機率與預期災害損失程度。 特別當災害損失發生機率不確 定時, 政府災害資訊公 開程度與保險業的風險忍受力, 更是決定保費水準的關 鍵。 不確定環境下的洪災保險供給決策 (洪 智, 洪嘉宜) 1. 前言 由於全球環境變遷, 都市迅速擴張與災害敏感地的過度開發, 造成近年來颱洪 災害的損失大增, 而使如何分擔與降低災害風險成為重要課題。 關於災害防 減工作的推動, 除工程手段外, 透過非工程手段處理潛在的災損風險, 一直是 防災政策評估的重心, 特別是針對洪災保險 (簡稱洪災險) 的應用為許多文獻 共同關心的課題 (Kunreuther, 1996; Linnerooth-Bayer and Amendola, 2000; 洪 智與黃欣怡, 2003; 張靜貞等, 2003)。 洪災險政策的評估, 除需求面與消費者購買意願的評估為重要的課題外, 瞭解保險業者之洪災險保單供給決策過程, 乃攸關洪災險可保性與可行性的 重要評估事項 (Kunreuther et al., 1995)。 Kunreuther (1996) 指出因對於洪災 風險的不確定與懼怕災難性損失, 造成保險業者不願意投入巨災保險 (cata- strophic insurance)。 其隱含洪災險可能因具有巨災保險的特性, 包含: 高損失、 低機率、 有限責任 (limited liability) 與高度不確定性 (Gollier, 1997), 造成其可 保性普遍受到保險業者的質疑。 如從更綜合性的角度, 評估洪災潛藏的龐大損失是否可保, 其實需同時瞭 解保險業者、 再保險業與政府在分擔風險的關係 (Meyer, 1996)。 故保險業者 考慮是否提供保單, 所考慮的層面, 除保費與災害特性的問題外, 尚涉及風險 分擔與風險轉移的相關機制, 其包含政府減災政策、 保險業本身的經營特質 等。 保險業者在面對低機率 — 高影響的事件 (如地震、 災難性洪災), 常有處 理上的困難 (Kunreuther and Pauly, 2004)。 對於此類事件, 常因缺乏充足的統 計資訊與歷史經驗, 造成對災害發生機率與損失皆充滿不確定性。 保險業者 在此不確定的環境下, 是否會出現違反預期效用 (EU) 理論的決策行為, 是值 得進一步討論的課題 (Ho et al., 2002)。 特別是當災害發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nnh9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