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生物除氮脱氮技术的研究进展(修订稿).docVIP

水产养殖生物除氮脱氮技术的研究进展(修订稿).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养殖环境生物除氮脱氮技术研究进展 周小愿, 金卫荣, 高宏伟, 韩亚慧, 高志 (中国水产科学院 黄河水产研究所,陕西西安 710086) 摘要: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养殖环境中氮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生物除氮脱氮技术由于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而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无论在基础理论还是应用实践方面发展迅速。本文总结了水产养殖中该项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关键词:养殖环境;生物除氮脱氮;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S949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Advances in the Technology of Biological Nitrogen Removal on Aquacultural Environment Zhou Xiao-yuan,Jin Wei-rong, Gao Hong-wei, Han Ya-hui, Gao zhi (Yellow river fisheries institute, CAFS, Xi’an Shaanxi, 710086, 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quaculture in china, pollution of nitrogen in aquacultural environment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serious.The technology of biological nitrogen removal,with incomparable advantages, was paid much more attention and grea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its studies of basic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 practice.Research advances on this technology in aquacultural environment were addressed in this article, and its trend and the focus in future were also put forward. Key words: aquacultural environment, biological nitrogen removal, research advance. 基金项目:陕西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2010NKC-39) 作者简介:周小愿(1972-),男,陕西礼泉人,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鱼类生态学和渔业环境。 TelE-mail:zhouxy_2005@163.com 通讯地址:陕西 西安 未央区 三桥南 沣惠路2号 省水产研究所 随着我国水产业的快速发展,养殖环境的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特别是氮的污染,不仅对外界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而且对养殖环境本身及水产动物都带来了危害。如养殖水体中存在的非离子氨对水产动物具有高毒性【1-2】。为了解决氮的污染难题,众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养殖环境中氮的来源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水产动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自身的代谢产物;另一条则是由于养殖过程中饵料利用率较低,残饵、粪便等累积所造成的含氮有机物变质分解释放出大量的氨氮【4-6】。 针对养殖环境的氮污染,除严格按照养殖规范,科学合理投喂以及定期清塘除淤等传统做法外,目前,已经研究并常用的除氮脱氮的三种方法分别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物理化学法利用过滤、沉淀、离子交换或投加化学试剂使水体中的含氮物质发生一系列的物理或化学变化从而转化为无害或少害物质的方法,如曝气法、离子交换法、臭氧氧化法等[7-11]。物理化学法见效快但费用较高,且二次污染的较大。生物除氮脱氮方法是利用微生物、植物及其他生物将养殖环境中的含氮无机物或含氮有机物经过一系列的生物过程转化为自身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氮源,从而达到降低或消除水体中氮浓度的工程技术方法。和其他方法相比,生物法具有花费少、操作简单以及次生危害小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发展前景。 1.1 微生物除氮脱氮技术 这种技术方法主要利用微生物去掉养殖水体中的有机含氮物质,通常称之为微生物氨氮降解技术。微生物能够分解含氮物质作为氮源和能源而生活,含氮物质在微生物体内各种酶的作用下,通过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等生物化学过程完成氮的降解,转化为无害物质。 人们在菌种选择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已经筛选出了多种具有氨氮降解特性的微生物种类。侯颖等[12]经过选择性培养筛选出24h内氨氮降解率高于95%的高效氨氮降解菌,经鉴定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另外,酵母菌、硝化细菌、光合细

文档评论(0)

bhyq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