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2010年辽宁高温日数和热浪特征.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61-2010年辽宁高温日数和热浪特征.pdf

第30卷 第5 期 气 象 与 环 境 学 报 Vol.30 No.5 2014年10月 JOURNAL OF METEOROLOGY AND ENVIRONMENT October2014 赵梓淇,李丽光,王宏博,等.1961—2010年辽宁高温日数和热浪特征[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4,30(5):57 -61. ZHAO Ziqi,LI Liguang,WANG Hongbo,et al.Characteristics of number of high temperature days and heat wave from 1961 to 2010 in Liaoning province [J].Journal ofMeteorology and Environment,2014,30(5):57 -61. 1961—2010 年辽宁高温日数和热浪特征 1 1 1 1 2 3 4 5 赵梓淇 李丽光  王宏博  赵先丽  万志红 董国平  吴晓鸣 房一禾 (1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辽宁 沈阳110166;2辽宁省气象局,辽宁 沈阳110166; 3辽宁省气象学校,辽宁 沈阳110166;4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兰州730021; 5辽宁省气候中心,辽宁 沈阳110166)   摘 要:利用1961—2010年辽宁省52 个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资料,分析辽宁地区高温日数及热浪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 结果表明:1961—2010年辽宁省区域年平均高温日数为772 d/a。辽宁高温日数呈东少西多的空间分布,沿海地区高温日数较 少,甚至部分地区无高温天气出现。高温日出现最多的是朝阳,高温日数为2648 d/a。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辽宁高温日数 呈缓慢增加趋势,其中2000年为有气象记录以来高温日最多的年份。辽宁地区热浪发生频次也呈东少西多的分布特征,热浪 最多的朝阳发生频次为290 次/a。辽宁省以持续3—5 d 的轻度热浪为主,占热浪发生总频次的8627%,中度热浪占 1258%,超过10 d的重度热浪占114%,仅喀左、北票和羊山地区发生过持续10 d 以上的重度热浪。 关键词:高温;热浪;频次   中图分类号:P468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3503X.2014.05.008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呈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 11 研究区概况 著变化。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1906—2005 年 辽宁省地处欧亚大陆东岸,属温带大陆性季风 [1] 气候。从图1可以看出,辽宁省东部和西部地区 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升高了074 ℃ 。在全球气候 变暖的背景下,中国高温和热浪等事件频发,从 1999 年至今,几乎每年均出现持续 10 d 以上强度大且范 围广的极端高温天气[2]。高温热浪可直接威胁人体 健康,其炎热强度及持续时间比瞬时最高温度对死 [3] 亡率有更大的影响 。由于高温热浪严重威胁人民 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构 成极大危害,高温热浪已引起各国政府有关部门和 [4] 科学界的普遍关注 。 目前,国内已开展了一些高温热浪的研究,如张 [5] 书娟等 以年 35 ℃的年高温日数作为量化指标对 ≥ 高温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价。还有针对其他地区气候 图1 辽宁省52个气象站海拔高度空间分布 变化和夏季异常高温天气的气候背景研究[6-8]。但 Fig.1 Spatial distribuiotn ofaltitude at52 weather stations 这些研究基本以中国华东和华南地

文档评论(0)

小泥巴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