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部分 文言文整体阅读
(2009安徽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90
题。
小重山·端午
[元]舒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满 江 红【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4分)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4分)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分)
(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
高考真题答案与解析
语 文
考点4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89.【答案】空惆怅:慨叹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节厚重的历史内涵;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
无人解: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怀,也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
【解析】考查评价作品的思想情感。“空惆怅”和“无人解”含有明显的感慨。从作品的内容看,“谁复吊沅湘”包含有屈原流放之事,端午节映入词人眼中的徒有喜庆与热闹,却少了对屈原的悼念。下阙由上阙的屈原引出“总堪伤”的《离骚》,点及屈原的“忠义”,如今已少有人明白,流露出对屈原的怀念和对世人冷漠的慨叹。
90.【答案】手法:对比
简析:上阕中众人的繁忙喜庆和作者的独自惆怅形成对比;下阕中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读《离骚》的深切感伤形成对比。(答“反衬”,且简析合理也可)。
【解析】审题特别要注意“最突出”三个字,否则可能致使答案偏离主体。上下阙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抓住关键词“谁复吊”“无人解”便可得出。
91.【答案】(1)想当年,到而今。 借代。
(2)铁骑满郊畿,士兵“膏锋锷”,百姓“填沟壑”,千村寥落。
(3)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对外敌入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对统治阶层奢侈误国的隐隐痛心,
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转到想象中“提锐旅”“清河洛”之后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
【解析】该题综合考查了对词作“领字”作用的分析,以及对词作内容的归纳与概括、对词人思想感情的评价。上阙运用表示时间的词语“想当年”和“到而今”,引出对比内容。“风尘恶”在词的整体上起到了过片作用,承上启下,所以,对其所指内容不可单单从一个词段中归纳。而对词人思想情感的评价,少不得对岳飞始终怀有的“精忠报国”之志的思考,所谓鉴赏评价需知人论世。岳飞所处的时代背景也是答题的重要依据。南宋朝廷的偏安一隅,苟且偷生与词人深藏内心的收复失地的壮志,以及词中“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直接情感流露,是评价词人爱国思想感情不可缺少的思考角度。
92.【答案】(1)一方面描绘水流的悠长和江面的空寂,另一方面以景写情,烘托出客子思归的孤寂之情。
(2)这两句写正值客心孤寂之时,忽见红袖凭楼而更增思家之情。诗人看到红袖凭楼的情景时,一下子联想到家人也在盼望自己归来,于是思家之情更加浓重(或“红袖的悠闲与客心的孤回形成鲜明对照,越发衬托出旅思的凄凉,进一步触发了诗人的思家之情。”)
【解析】该题考查对诗歌语言的鉴赏和对诗人思想情感的评价能力。(1)题“悠悠”运用叠音词的手法,突出了对眼前所见之景和诗人内心情感的强调。题干中“在诗中”的明示信息,要求从诗歌的整体思考,切不可只考虑词语所在的诗句,否则易忽略内容上的得分点。(2)题要突出“情感变化”。首句写见水面的平缓、水流的悠长,现出一片空寂,暗示出诗人羁旅的孤寂。而“欲变秋”把诗人的孤寂演化成有些清冷。三句“客心孤迥”一语道出诗人孤寂、清冷的原因,尾句则别有韵味,突然而见的场景,牵惹起诗人更浓烈的思乡之情。
93.【答案】①梅花与雪花 ②大自然
【解析】考查对词作重点词语的理解,实际也是对词作内容的理解。整首词写到两种意象,一为梅,一为雪。首二句在全词中的领起作用十分明显,从此处入手,理解“一家”也不是太难。“风流”一词的“气质”“品性”内涵也不可忽略。
94.【答案】手法:对比(反衬)
情感:对梅与雪的品格有所褒贬,突出了对梅花的喜爱和赞赏之情。
【解析】该题考查对作品表达技巧的鉴赏和对词人思想情感的评价。梅花和雪花形相似、色相近,而质相异,神相别,自古以来,文人咏梅往往不离雪,以雪作背景;咏雪往往不离梅,以梅作衬托。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是全词的关键,意思是说虽看起来相似,实质却有高低。最后两句梅花与雪花构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梅花的高洁与孤傲。
95.【答案】(8分)(1)(4分)上阕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