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件---工作压力、职业倦怠及其应对策略.ppt

【精品】课件---工作压力、职业倦怠及其应对策略.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 引 言 1、进入二十一世纪,人类的最大杀手是谁? 2、进入二十一世纪,中青年人群中间,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是什么? 3、进入二十一世纪,金钱与幸福有多大的关系?………… 对我国血液中心一线员工职业倦怠和工作压力状况的调研 (260个样本) 1、生理层面的压力和倦怠感 通过对随机取样的260个血液中心一线工作人员调研发现,从生理层面上感受到的压力最受瞩目。 ①采血工作人员大部分时间在室外工作,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带来许多职业病,例如神经衰弱、颈椎病、腰椎病、耳鸣、关节炎等; 2、心理层面的压力和倦怠感 通过对随机取样的260个血液中心一线工作人员调研发现,从心理层面上感受到的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捐血者来自各个不同的阶层,他们的服务要求各不相同,血液中心工作人员担心工作不到位、令对方不满意或者失误造成对方投诉而感到战战兢兢、焦虑紧张(高达93.4%); 3、社会层面的压力和倦怠感 通过对随机取样的260个血液中心一线工作人员调研发现,从社会层面上感受到的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血液中心是非赢利性质的公益组织,社会往往要求其工作人员的言行举止得体,否则对中心会有负面评价,这也会给工作人员带来社会压力(高达81.4%); 压力与身体健康(Berkman Syme研究6900名被试,9年研究) 三、血液中心一线工作人员减压的应对策略 (1)客观方面 ①改善工作环境有助于减少员工的职业倦怠感。 研究发现,血液中心若能够在血液采集人员作业流程上进行不断改善、搬运器具的设备上进行改良、工作场所的环境上进行改观,将会大大减少员工的职业倦怠和厌烦感。 * 血液采集人员的工作压力、职业倦怠及其应对策略 武汉大学心理学系 严 瑜 yanyuearth@163.com (一)社会转型的思考 这些问题说明了什么? 2001年5月《英国医学杂志》刊登了一篇题为《医生为什么如此不高兴》的评论文章,引起世界各地医生的强烈反响; 随后又进行了国际性调查,结果发现医生不高兴已成了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由此人们提出了这样的担心:对于这样一个“不高兴”的医生队伍,医疗事业能兴旺发达吗? ②其中以“工作忙碌时,同一姿势维持太久容易造成四肢和腰背酸痛、血液循环不畅的现象”最高(高达94.7%); ③其次为“遇到大型捐血活动或者捐血高峰波段,因场地限制而常有憋尿情形”(高达93.8)。 ②ISO标准实施之后,各项工作程序将变得更加规范和严谨,担心工作没有遵循标准而遭受处分(高达85.4%); ③采血工作具有高度的重复性,同时政策规定血液中心和医院两边信息不互通,员工无法知道他们所采集到的血究竟去了哪里,起到了什么作用,救了哪些人;从而缺乏对工作的价值感和成就感(高达67.5%); ④血液中心的工作强度虽然大,但与医院这种专业的医疗机构比起来,对工作的技能要求比较低,这对于那些从正经医学院毕业的学生来说未免感到知识浪费(高达53.6%); ②与前些年相比需要供血的总量提高了许多倍,然而员工人数却基本没有太大涨幅,血液中心采取弹性工作日,尽管采血科员工每周只上四天班,但平均工作时间安排严重不规律,日工作时间远远大于一般企业的8小时; ③目前血液中心对一线采血工作人员采取了多采多得的激励政策,虽然经济利益提高了,却忽视了他们人际和归属的需要、尊重和自我实现等高层次需要的满足; ④政府对血液中心施加的实际上是制约政策,这必然地影响到中心领导对员工经济激励政策的安排,对于不同岗位和职责的员工理应在收入上给予合理的差距,但似乎各部门人员之间对合理差距的理解并不一致,因此在中心内部也存在着由经济分配所带来的内部矛盾; (1)Selye的生理学的压力理论及其相关研究; (2) Holmes的社会学的压力理论及其相关研究; (3) Lazarus的心理学的压力理论及其相关研究 二、压力与身心健康的相关研究 各种疾病所引起的死亡百分数 临床心理学家发现: 几乎所有的心血管疾病、癌症、哮喘、帕金森综合症、偏头痛、慢性肾功能不足等慢性疾病都与工作和生活压力有着密切关系。 由此可见,工作压力对人的身体健康的影响是广泛而普遍的。 美国心理学家认为人作为一个社会的人,他具有三大社会任务,这些社会任务都成为人们心理压力的来源: ①婚姻家庭:夫妻关系、亲子沟通、双方家庭关系的处理等 ②职业生涯:就业压力、失业危机、晋升挫折等 ③社会交往:文化差异、人际冲突、社交恐惧等 过度的压力会出现消极的情绪,如忧虑、焦躁、愤怒、沮丧、悲观失望、抑郁等,会使人思维狭窄、自我评价降低、自信心减弱、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表现出消极被动。 更严重的情况会导致各种心理疾病 有许多叙述不清的身体不适,不愉快、自我中心、诉苦、寻求同情等 对身体极端关心 诉说有慢性的疲劳、疼痛、衰弱 自我中心 悲观主义 事事持怀

文档评论(0)

沃爱茜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