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臟血管疾病與情緒管理 日期:2008年6月3日 講員:林博彥老師 何謂心臟血管疾病? 冠狀動脈(心臟)和腦血管疾病是全世界死因的第一位,它們通稱為心臟血管疾病。 心臟器官的疾病可分為很多種,不過由於心臟血管病是最常見的,故一般人也就泛稱之為心臟病。 心臟血管疾病如何產生? 心臟血管疾病基本上是由於心臟或腦部動脈內壁上形成結塊(包括膽固醇、脂肪、及血栓),造成心臟和腦部動脈狹窄,而令供應的血液嚴重減少,此情況會逐漸影響到這兩個重要器官的功能。 心臟血管疾病如何產生? -續 最後當動脈完全阻塞時(經常是一個血塊造成),出現心臟病發作或中風。心臟病發作或中風最輕只是身體不舒服,但是最嚴重時會死亡。 倘若供應給心臟某部份血液完全停止時,該部份便無法得到氧氣和賴以保持正常運作的養份,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 心臟血管疾病盛行率 根據衛生署的統計,心臟血管疾病(腦血管病變及心臟病)高居國人十大死因中的第二、三位。全國有一百四十五萬名心臟病患、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則是五人就有一人是心臟病患者。 以民國九十四年為例,國民因心臟病死亡的人數高達12,970人,即平均每42分就有一人因為心臟疾病而死亡。 台灣94年度十大死因排行榜 行政院衛生署 常見的心臟血管疾病 1.心臟血管病變 2.腦血管病變 常見的心臟血管疾病 -1.心臟血管病變 心臟的冠狀動脈硬化會引起缺血性心臟病(又叫狹心症) ,發作時稱為心絞痛。 常見的心臟血管疾病 -1.心臟血管病變 通常是在運動、緊張、飽食、抽菸或天氣寒冷時發作。病人會有突發性的前胸悶痛和壓迫 這種硬化的情形是漸進的,年齡愈大,狹心症的病人也愈多。 常見的心臟血管疾病 -2.腦血管病變 腦血管病變,常稱之為「中風」 包括出血性腦中風、梗塞型腦中風、及栓塞型腦中風 它的定義簡單的說是腦血管破裂或堵塞,所引起的出血或血流不暢,致使腦內局部受到壓迫、血液循環不良,造成腦部部分失去功能而留下的神經症狀。 腦血管病變的種類 腦細胞便得不到養分供應,而使腦細胞壞死,大量腦細胞壞死,腦功能便發生障礙,就形成我們所看見的「中風」,輕者可以使人暫時半身不遂或言語失常,嚴重的可能當場死亡。 心臟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生理方面 1.動脈高血壓: 高血壓定義為血壓高於140/90mmHg 正常血壓為130/85mmHg, 正常偏高血壓為130-139/85-89mmHg 輕度高血壓是指血壓140-159/90-99 mmHg, 中度高血壓指血壓為160-179/100-109mmHg, 重度高血壓為血壓≧180/110mmHg 心臟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生理方面 1.動脈高血壓: 高血壓相當普遍,成年人的好發率約14%,且血壓隨著年齡增長而 增高;70歲以上人口患有高血壓者更高達60%。 高血壓多無明顯症狀 ,僅少數會感到倦怠、發作性氣喘、頭暈、頭痛、頸部痠痛…等等。 高血壓的危險在於它會造成人體主要器官的損傷,如心臟方面引起狹心症、心肌梗塞、左心室肥大、心衰竭、動脈瘤形成、主動脈剝離 、破裂等。 心臟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生理方面 2.高血膽固醇症: 膽固醇在血液中運輸時,會和蛋白質結合形成小顆粒。當膽固醇對蛋白質的比例過高時,會形成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後,容易沉積在受損的動脈壁上,形成粥狀瘤硬化損傷(動脈硬化)。 當動脈壁開始硬化後,因為動脈缺乏彈性,無法反應血流量的變化,血壓也開始跟著升高。 心臟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生理方面 3.高血糖:成人型糖尿病患者的死因,近50至75%併發心血管疾病,發生率為無糖尿病患者的2.7倍。 4.抽煙 5.高三酸甘油脂症 (高血脂症) 6.遺傳(基因傾向) 7.肥胖症 8.缺乏體能活動 9.酒精濫用 10.口服避孕藥 11.某些藥物 不同危險因子之間的影響不是相加,而是相乘的效果。 心臟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心理方面 憂鬱症、焦慮症會導致心肌梗塞﹖ 研究結果顯示,憂鬱沮喪的心情可能也是促使心血管病患發作的隱形殺手。 若患者合併有憂鬱症、焦慮症時,亦是心肌梗塞復發之危險因子。 人格特質與心血管疾病的關係 1. 積極、侵略型的人格特質 (A型性格)-危險性高 2. 消極、平和型的人格特質(B型性格) A 型 性 格 的 特 徵(1) ⊙競爭性強 ⊙個性倔強 ⊙在工作及社會地位上力求表現 ⊙希望大眾對自已的努力加以肯定 ⊙易被人與事激怒 ⊙經常繃著臉握拳頭 A 型 性 格 的 特 徵(2) ⊙辦事速度、說話、走路、行動及進食速度快 ⊙一次做好幾件事,以力求成長 ⊙對於任何遲緩都不耐煩 ⊙對時間很有概念,做事趕在期限以前完成 ⊙幾乎每次都準時 ⊙被迫安靜時會感到心定不下來 B 型 性 格 的 特 徵(1) ⊙工作及休閒時都不具競爭性 ⊙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