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测试.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标准名称的改变 目前,国际上对于由职业噪声接触引起的听觉障碍,一般使用“职业性听力损失”(Occupational noise hearing loss)一词。原诊断标准名称也是职业性听力损伤,但诊断分级却出现噪声聋。标准名称与分级的混乱不仅使人理解为只有听力损失达到70dB(噪声聋)以上才视为职业病的错误概念,重要的是被诊断为职业性听力损伤的劳动者得不到应有的工伤赔付。 鉴于目前我国职业病目录是噪声聋,为确保劳动者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所以,将诊断标准名称修改为——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Diagnostic Criteria of Occupational Noise-induced Deafness)。 成都建站 关于诊断原则及诊断分级的修订 原诊断标准中的诊断原则过于笼统,如“明确的职业噪声接触史”概念模糊,未体现剂量-效应关系(接触计量是一个重要诊断依据),容易导致冒诊和误诊。因此,要求诊断职业性噪声聋时,要充分考虑噪声接触时间、强度以及噪声作业工龄,因此在正确使用说明中进行了强调。 成都建站 关于诊断原则及诊断分级的修订 确切的噪声作业史 关于确切的噪声作业史,系指在超过GBZ 2.2—2007工作场所噪声接触限值的噪声作业(作业场所噪声接触限值8小时等效接触 ≤ 85 dB(A)。 每天接触噪声不足 8 小时,可根据实际接触噪声的时间,按接触时间减半,噪声声级接触限值增加 3 dB原则,确定其接触限值)。 ISO噪声暴露与听力损伤危险度估计〔ISO R1999E〕(表1),等效噪声暴露 85 dB(A),工龄≤ 5 年的听力损失危险度仅为 1 %。所以,有的国家在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内容中,要求噪声接触年限≥10年。 关于噪声作业工龄≥ 3年,国内资料显示噪声作业工龄 10 年以下人员的语言频率平均听力损失 ≥ 26 dB的阳性检出率为0(未经年龄修正),即噪声性耳聋的发病年限不应低于 5 年。故在诊断与诊断分级中增加了“连续噪声作业工龄不低于 3 年的要求”。 成都建站 职业性噪声聋 表1 噪声暴露与听力损伤危险率(%)估计 [ISO R1999-75(E)] LAeq dB(A) % 暴露年限(年)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80 a 0 0 0 0 0 0 0 0 0 0 b 1 2 3 5 7 10 14 21 33 50 85 a 0 1 3 5 6 7 8 9 10 7 b 1 3 6 10 13 17 22 30 43 57 90 a 0 4 10 14 16 16 18 20 21 15 b 1 6 13 19 23 26 32 41 54 65 95 a 0 7 17 24 28 29 31 32 29 23 b 1 9 20 29 35 39 45 53 62 73 100 a 0 12 29 37 42 43 44 44 41 33 b 1 14 32 42 49 53 58 65 74 83 105 a 0 18 42 53 58 60 62 61 54 41 b 1 20 45 58 65 70 76 82 87 91 110 a 0 26 55 71 78 78 77 72 62 45 b 1 28 58 66 85 88 91 93 95 95 115 a 0 36 71 83 87 84 81 75 64 47 b 1 38 74 88 94 94 95 96 97 97 成都建站 职业性噪声聋 表2 不同工龄不同声级噪声性耳聋检出率% 声级dB(A) ~10年 ~20年 ~30年 80 0~1.37 0~2.61 0.18~5.34 85 0~1.39 0.14~3.84 0.14~5.35 90 0~1.29 0.23~3.01 0.55~6.39 95 0.25~3.95 0.95~5.11 3.81~18.93 100 1.08~5.62 5.36~16.18 12.83~30.43 成都建站 关于诊断原则及诊断分级的修订 1 观察对象问题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观察对象应为疑似职业病。但当今社会环境噪声、交通噪声、以及电信业和随身听的普及应用,非职业接触人群的平均听阈水平明显下降。据对非职业性接触噪声人员的听力调查结果显示:高频段听力损失≥30dB的阳性检出率为30%左右。而原诊断标准中高频段(3000、4000、6000Hz)任一频率听力损失大于25dB即为观察对象Ⅰ级,而且不是双耳平均计算的结果。虽然观察对象没有任何赔偿,但无形之中给企业和工人之间带来不必要的纠纷。 成都建站 关于诊断原则及诊断分级的修订 2 新标准:观察对象一项可以继续保留,其评定标准调整为双

文档评论(0)

锦绣中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