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2011·无为中学月考)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卜算子
□ (南宋)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句中有比喻,两句构成对偶。关于感想,与花开花落有联系,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①对偶、比喻。②示例:花开花落终有时,“万物兴歇皆自然”;花开之际想花落,“劝君惜取少年时”。
2.(2011·合肥一中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未展芭蕉
□ 钱 珝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本诗突出的特点是连用了几个比喻,请任选一处分析其意蕴及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答题时先明确诗歌何处运用了比喻修辞,因为诗歌题目是“未展芭蕉”,而诗句并没有出现芭蕉这一意象,由此可知“芭蕉”是诗句中的“烛”“蜡”“芳心”“书札”的本体。回答其意蕴及表达效果时需要结合有关诗句,并紧扣比喻修辞的特点。
答案: 示例一:将未展芭蕉比作蜡烛。比喻非常新颖,点燃的蜡烛通常给人的感觉是红亮、温暖,这里却说未燃的蜡烛“冷”“绿”,“冷”使人感到那紧紧蜷缩的芭蕉上面似乎笼罩着一层早春的寒意;“绿”则给人美丽的联想。
示例二:把未展芭蕉比成芳心未展的少女。在料峭春寒中蜷缩着“芳心”的芭蕉,仿佛是一位含情脉脉的少女,由于被寒意袭人的环境所束缚,只能暂时把自己的情怀隐藏在心底。“怯”字不仅生动地描绘出未展芭蕉在早春寒意包围中蜷缩不舒的形状和柔弱轻盈的身姿,还把未展芭蕉宛若少女娇怯羞涩的神情出神入化地传达出来了。
示例三:将未展芭蕉比作未拆封的书札。未展芭蕉像是深藏着美好情愫的密封的少女书札,严守着内心的秘密。“会被东风暗拆看”,既准确地传达出大自然的微妙变化,又惟妙惟肖地写出了少女娇羞的情态,形神兼备,意味无穷。
3.(2011·凤阳荣达复读学校质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 罗 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 诗中提到的锦江、绵州、绵谷都是四川的三个地名。诗题中的“蔡氏昆仲”,是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在罗隐离开锦江,经过绵州回到绵谷后,蔡氏兄弟还在锦江。
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对偶除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人的感情赋予碧草白云,明明是诗人多情,沉醉于大自然的迷人景象,却说芳草像友人一样依依有情,似乎有意绊住马蹄,不让离去;美丽的云彩也像多情的友人一样殷勤挽留自己,有意把楼台层层遮掩,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寄托了对他们深深的怀念。
4.(2011·百校论坛第二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酒泉子
□ 潘 阆
长忆西湖,尽日凭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2013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名师点拨考点专题精练第二编第四部分第二节(江苏专版).doc
- 2012-2013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名师点拨考点专题精练第二编第四部分第六节(江苏专版).doc
- 2012-2013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名师点拨考点专题精练第二编第四部分第七节(江苏专版).doc
- 2012-2013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名师点拨考点专题精练第二编第四部分第三节(江苏专版).doc
- 2012-2013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名师点拨考点专题精练第二编第四部分第四节(江苏专版).doc
- 2012-2013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名师点拨考点专题精练第二编第四部分第五节(江苏专版).doc
- 2012-2013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名师点拨考点专题精练第二编第四部分第一节(江苏专版).doc
- 2012-2013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名师点拨考点专题精练第二编专题八(江苏专版).doc
- 2012-2013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名师点拨考点专题精练第二编专题二(江苏专版).doc
- 2012-2013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名师点拨考点专题精练第二编专题九(江苏专版).doc
-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检测(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十四第四节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安徽).doc
-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检测(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十四第一节诗歌的形象(安徽).doc
-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检测(散文阅读):专题十七第二节 理解语句(安徽).doc
-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检测(散文阅读):专题十七第六节 探究题(安徽).doc
-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检测(散文阅读):专题十七第三节 表达技巧(安徽).doc
-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检测(散文阅读):专题十七第四节 形象内涵(安徽).doc
-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检测(散文阅读):专题十七第五节 主旨和情感(安徽).doc
-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检测(散文阅读):专题十七第一节 作品的结构(安徽).doc
-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检测(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十九第二节新闻与访谈(安徽).doc
-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检测(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十九第三节报告与科普文阅读(安徽).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