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docVIP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地理试题 2013.0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将第Ⅰ卷选择题的正确答案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上交。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和0.5毫米黑色签字笔(中性笔)将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中性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是我国北方某市(地处120°E)的日出时间变化图,M为11月13日6时35分。完成1—3题。 1、据图文材料,该市11月13日的日落时间是 A、17时35分 B、17时25分 C、18时35分 D、18时25分 2、该市再次观察到M时刻日出的日期约为 A、1月1日 B、2月1日 C、3月1日 D、12月1日 3、在图中N点对应的季节,会发生的现象是 A、南亚地区高温多雨 B、地中海沿岸阴云菲菲 C、新疆棉农喜获丰收 D、西北地区频发沙尘暴 读等高线图(鱼鳞坑是为减少水土流失,在山坡上挖掘的交错排列、类似鱼鳞状的半圆形或月牙形土坑)。回答4—5题。 4、为防止图中铁路两侧切坡处滑坡、崩塌,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修建梯田 B、退耕还草 C、砌石护坡 D、种花植草 5、修建鱼鳞坑为保持水土,有利于物质的 A、沉积作用 B、搬运作用 C、侵蚀作用 D、风化作用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图甲)”和“河谷形成示意图(图乙)”,据此回答6—7题。 6、图示河流上游河段形成的过程及主要内力作用是 A、②①③ 断层下沉 B、①②③ 褶皱隆起 C、①②③ 断层抬升 D、②①③ 向斜成谷 7、下列地质事件由先到后发生的顺序为 ①断层的发生 ②砂岩沉积 ③侵蚀面的侵蚀作用 ④岩浆的侵入 ⑤页岩沉积 A、⑤②③①④ B、③⑤②④① C、⑤②④①③ D、③⑤④②① 下图是北京、杭州、贵阳三城市6—9月日照百分率[(日照时数/昼长)×100%]资料图,据图回答8—9题。 8、图中6月份两城市日照百分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台风带来大量降水 B、冷锋带来连续性暴雨 C、准静止锋带来降水 D、气温高,多对流雨 9、关于7月份杭州市日照百分率较高的原因,受下列天气系统控制是 读世界局部区域不同时间沙尘空间分布图,回答10—11题。 10、造成乙区域沙尘扩散的主要因素是 A、盛行西风 B、西北季风 C、东南信风 D、东北信风 11、当沙尘扩散如甲所示,该海域分布的洋流是 A、本格拉寒流、南赤道暖流 B、加纳利寒流、北赤道暖流 C、拉布拉多寒流、巴西暖流 D、加利福利亚寒流、秘鲁寒流 水平衡(年降水量减去年蒸发量)反映某地区水分的盈亏。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地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以下四地最易发生干旱灾害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3、自然带的分布与水分的盈余状况关系密切, 最可能出现热带雨林带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陕西省黄土剖面图,断面高120米;最上面是黄土,下面的土壤发红,断面的最下边,土壤中包含着大量的鹅卵石。地质学家还发现其它地区黄土/红土/黄土/红土交错堆叠,是古代气候冷暖/干湿变化的完美记录。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4—15题。 14、鹅卵石的存在说明,在形成120米厚的断面之前,这里是 A、高山冰川 B、水乡之国 C、戈壁荒漠 D、广袤草原 15、红土的出现,说明当时的气候特点是 A、寒冷干燥 B、寒冷潮湿 C、温暖湿润 D、炎热干燥 图示区域将建成“阳关”牌葡萄、“飞将军”牌李广杏、“鸣山”牌大枣、“飞天”牌彩棉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读图回答16—17题。 16、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葡萄、红枣、彩棉等 农产品生产基地,其最有利的区位条件是 A、光照 B、水源 C、地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ndas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