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HCV小分子化合物的研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抗HCV小分子化合物的研究.pdf

李敏然,等.抗HCV小分子化合物的研究 493 HCV 李敏然,徐小元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北京 100034) 摘要:目前抗HCV治疗的标准疗法是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联合利巴韦林(RBV),但仍有部分患者不能达到治愈。近 年来,靶向针对HCV 生活周期中病毒蛋白的小分子化合物的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小分子化合物联合PEG-IFN、RBV三联治疗可 以提高持续病毒学应答率。而对于不能应用/耐受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各类小分子化合物之间的联合抗病毒治疗也 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因此,认为小分子化合物给今后慢性丙型肝炎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关键词:肝炎病毒属;酶抑制剂;抗病毒药;综述 中图分类号:R512.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 -5256(2014)06 -0493 -03 Recent progress in direct-acting antiviral agents for chronic hepatitis C LIMinran,XUXiaoyuan.(Department ofInfectious Diseases,Peking UniversityFirstHospital,Beijing100034,China) Abstract: The current standard treatment forhepatitis C virus (HCV)infection is a combination ofpegylated interferon (PEG-IFN)and ribavirin.However,it remains incurable in some patients.In recent years,direct acting antiviral agents (DAAs)that target specific HCV enzymes in HCV life cyclehavebeendevelopedrapidly.A combinationofPEG-IFN,ribavirin,and DAAscanincreasethe sustainedviro logical response rate in patientswithchronichepatitisC (CHC).Forpatientswhocannotuseortolerateinterferontherapy,acombinationof various DAAshas good efficacy.Therefore,DAAsbring new hope forthe treatment ofCHC. Key words: hepatitis C virus;enzyme inhibitors;antiviral agent;review   目前仍有相当部分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不能通过聚 割的底物类似物共价性竞争结合NS3/4A蛋白酶的反应中心; 乙二醇干扰素(PEG-IFN)联合利巴韦林(RBV)获得持续病 后者是NS3/4A蛋白酶自切割后的N末端产物可非共价结合 毒学应答(SVR)。近年来国外研发的特异性针对HCV基因非 NS3/4A蛋白酶的活性位点,故两者均可降低 NS3/4A 蛋白酶 [1] 结构区的小分子化合物为CHC抗病毒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的活性,从而抑制HCV 的复制 。 非结构蛋白(NS)包括 NS2、NS3、NS4A、NS4B、NS5A 和NS5B, 1.1 第一代蛋白酶抑制剂  2011 年在欧美上市的Telaprevir 对HCV生命周期的各阶段起调控作用。而小分子化合物通过 和Boceprevir,为底物类似物抑制剂。临床研究表明PEG-IFN 抑制上述各种NS而发挥抗病毒作用,这些药物

文档评论(0)

gacz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