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四中2012-2013学年高二首次月考语文试题.docVIP

河南省郑州四中2012-2013学年高二首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卷说明:本试卷150分钟答题时间,满分150分。试卷共 4 页。 1--6、13--15小题的答案请涂在答题卡上,其他答案请按照顺序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3题。(9分) 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属性标志,但又不是一成不变的。文化的延续性在于继承,文化的包容性在于开放,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趋于封闭的文化缺少创新的因子,耽于创新的文化必然难以为继。中国文化,绵延数千年,其源也繁,其流也杂,其间撞击交融,屡屡结出划时代的文化硕果,并由此建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继承传统文化,当然不是抱残守缺,守旧复古,而是在发掘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的基础上,对中华文化作出新的当代表述,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开辟更广阔的进化空间。“文化”者,“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正天下。”中国先贤的文化概念,于今而言,并没有过时。文化,以文化之,小到化一个人,大到化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世界,方方面面,林林总总,我们意识到的世界无不在“化”境当中。尤为重要的还在于,当今世界,代表时代精神和引领时代潮流的文化,已经构成国家软实力中最重要之一部分。由是,系统地研究和阐发中华传统文化,继承和创新中华传统文化,正是为当今中国的软实力夯牢根基。 我们继承前人的文化,创新前人的文化,后人也将继承并创新我们时代的文化。任何时代的文化流变,都是在既有传统基础上进行的文化传承、变革和创新。不断地为当下时代的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就必须植根于文化发展的历史,植根于传统文化土壤,在把握其精髓、继承其优良传统中创新文化,塑造新传统。 文化创新不是简单地因袭老祖宗留在故纸堆的片鸿麟爪,把它们镶进镜框,挂在墙上;也不是挖地数尺掘坟开棺慨叹老祖宗的随葬珍宝,把它们摆进橱窗,供人观瞻……文化创新是精挑细辨、推陈出新,是在“咀嚼”、“吃透”传统文化的丰富营养基础上,创造出符合当下时代特征的新的文化产品和新的文化业态。近年来,小到视听媒介中瞬间广告所浓缩的体现“忠孝”传统文化价值的中国故事,大到应用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现代企业管理的宏论著作,都堪称文化创新的典型示范。小学生诵《三字经》,出版社赚《论语》的钱,国内兴国学热,域外的孔子学院陆续剪彩……中国传统文化的峰回路转,正是中国复兴的同步映射。 理清传统文化的发展路径,摸准文化发展的脉络,对于今天的文化创新意义重大。“创,始造之也。”今日之文化创新,解放思想仍然是前提。禁锢的思想除了囿于教条外,不可能产生创造力。改革开放,创造了中国奇迹。改革开放,正是始于思想解放。没有自由就没有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就文化创新而言,解放思想,就是给想象插上自由的翅膀。一个复兴了的中国,必是在继承优良传统中推进文化创新之中国,必是文化昌盛之中国。 (吴纶卿) 1.下列关于“传统文化”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属性标志,只有无条件地继承,才能保持文化的延续性。 B、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在继承过程中必须进行发掘。 C、传统文化的丰富营养,在当下时代仍值得高度重视,否则无法进行文化创新。 D、国内外传统文化热的兴起,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峰回路转、中国复兴的同步映射。 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文化之所以绵延数千年,是由于其繁杂的源流相互撞击交融而结出的文化硕果。 B、中国先贤的文化概念,至今仍没有过时,并已经构成国家软实力中最重要之一部分。 C、文化是不断流变的:我们继承并创新前人的文化,后人也将这样对待我们时代的文化。 D、在今天只有理清传统文化的发展路径,摸准文化发展的脉络,才能进行文化创新。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要增强当今中国的软实力,必须系统地研究和阐发中华传统文化,要继承和创新中华传统文化。 B、在既有传统基础上进行的文化传承、变革和创新,这是任何时代的文化流变的共同特征。 C、把文化创新理解成因袭老祖宗留下的片鸿鳞爪,或挖掘老祖宗的随葬珍宝,未免太简单了。 D、只要在继承优良传统中推进文化创新,实现文化昌盛,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 二、古代诗文阅读(38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9分)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

文档评论(0)

wangshir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