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公益诉讼制度建构与实施——以监督行政权力为基点.pdf

论我国公益诉讼制度建构与实施——以监督行政权力为基点.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 要 在这篇论文中,以监督行政权力为基本出发点,论证如何建构与实施公益 诉讼制度。 首先介绍公益诉讼的一般原理,将公益诉讼界定为行政诉讼范畴,并分析 公益诉讼具有诉讼主体的多元性、判决效力的广泛性、对行政权力的制约性和 对侵害明显的预防性,指出设立公益诉讼的目的是保护社会公共性利益和制约 国家权力。 公益诉讼是舶来品,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罗马法。美国从60年代开始在 法律条文和案例中确认公益诉讼的地位,引起了世界各国关注,英国、法国、 印度、德国、日本等国相继建立了公益诉讼制度。公益诉讼制度在上个世纪九 十年代初传入我国,通过分析公益诉讼制度在各国的表现可以为我们提供宝贵 的经验。 任何一部法律甚至每一个条文,都体现了立法者想要达到的理想目标。牢 牢把握公益诉讼对行政权力的监督这一基本出发点,在此基础上对公益诉讼的 建构与实旅进行论述,就能够做到有的放矢。论文的第四章和第五章是本文的 核心。其中分别论述了明确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与受案范围、转嫁原告方的诉 讼费用、采取措施鼓励公益诉讼与防止滥诉等问题。并且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实 施公益诉讼制度提出若干设想,论证转变政府观念、增强政务公开的透明度、 培育民众的公益意识与诉讼意识、保障司法公正和效率,培养法官的专业素质 等问题,以保障公益诉讼制度的顺利实施。 结语部分对论文进行总结,并预测公益诉讼一旦被制度化,在我国必将蓬 勃发展。 关键词:公益诉讼;公民权利;监督权;原告资格;抽象行政行为 Abstract howtobuildand the interest Thisarticle implementpublic appraisals the Itsbasic is tooversee 1itigationsystem. startingpoint administrativeauthority. the of icinterest Firstitintroduces publ generalprinciples definesthe interest asadministrative 1itigation,andpublic litigation interest has area.The diversity、breadth、 litigation public litigation of the interest and purposebuiidingpublic bindingpreventive.The interestsof andconstrain isto the society protectpublic litigation

文档评论(0)

wwqqq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