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不能承受之重——论20世纪90年代先锋诗歌艺术转型.pdf

词语不能承受之重——论20世纪90年代先锋诗歌艺术转型.pdf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 要 在喧嚣的社会生活下面,历史走动的脚步很轻。有时它悄然走出很远的路程, 人们依然在以原来的方式言说过时的话语。当人们突然发现文不对题而陷于错乱 和惊慌,并努力调整自己的姿势之时,历史却又一次移动了位置。90年代的诗 歌J下是遭遇着这种言说的尴尬与紧迫:十字路口的90年代诗歌,迷惑、断裂、 冲突、动荡,在所难免。本文第一次从“历史——体验——文本”的角度系统研 究了90年代先锋诗歌的艺术转型及其文学史意义。 全文由四章组成:第一章为90年代诗歌概念和研究方法的综述;第二章从 文本与历史关系的角度,阐述了80年代后期“朦胧诗”与“第三代诗歌”论争, 并探求90年代诗歌转型的历史根源;第三章从历史和个人体验的角度,来探讨 90年代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的口水大战背后,各自暴露的话语策略;第四 章从文本与个人体验的角度,以“第三条道路”为切入点,对民问写作阵营在新 世纪出现的重组现象进行分析;最后一章指出三次论争和90年代诗歌转型之间 的内在关系及意义。 事实上,90年代诗歌出现了很多新变,它不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学原则, 而且为当代诗歌的生长提供了诸多可能性,支撑起了新诗艺术史上具有相当创造 力的历史时期。然而谈论90年代诗歌一个首要的问题便是:它是否能够从80 年代的诗学特征中独立出来?它能否让我们看到崭新的美学原则?本文要研究 的正是90年代诗歌的艺术转型问题。 一般而言,文学论争往往是转型期间各种文学潮流矛盾的集中凸现。90年 代的诗歌也不例外。当我们剥离这些论争的口号、声明等种种表象以后,便会发 现这些论争其实是诗歌转型的微观体现,其实质是转型中各种美学元素的相互碰 撞。这也正是笔者将其作为90年代诗歌转型研究切入点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90年代诗歌艺术转型历史感个人体验文本 Abstract walks underthiselamorons ithas History gently society.Sometimes,when covereda distance arestill intheold already long quietly,peoplespeaking way.When irrelevant ofasudden realizedthat were tothe OUt theyeventually they talking subject in their and tobecome andchaotic effortto began deranged makingevery adjust hadonce movedfrom inthel990swas positions.historyagain away them.Poetry fromthis embarrassmentand it was indeed hard—to-tell y.So suffering urgenc forthethen atthecrossroadto be inevitable confused,tocrack,to poetrystanding get andunrest.11hisisw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q6403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